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珞珈山/地方志考据

(2023-08-09 10:30:55)
标签:

旅游

历史

文化

教育

 武汉大学所在的珞珈山,东西走向,雄峙东湖之南,遥踞大江之阴,主峰最高程为118.5米,董必武曾经写诗赞叹:珞珈之山,东湖之水,山高水长,流风甚美。

  珞珈山,又称逻迦山、罗家山。但这两个山名出现的时间,应该比较晚。明代文人杨士奇曾在武昌游洪山,写有《游东山记》,此文载于胡凤丹著《黄鹄山志·卷六》中。文中除了对洪山景色有所描述外,还有一段离开洪山,到数里之外的山水中游玩的记载:“……东行,过洪山寺二里许,折北,穿小径可数里,度松林,涉涧。涧水澄澈,深处可浮小舟。旁有盘石,容坐十数人。松柏竹树……风日和畅,草木之葩烂然,香气拂拂袭衣,禽鸟之声不一类。这东行数里之外的山水,从地图上看就是珞珈山和东湖。但杨士奇为什么不写山名呢?明代的珞珈山大约还是无名的荒山。清康熙《湖广通志》印证了这一条,该志的《山川志》中,没有逻迦山或者罗家山的记载。

 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修的《江夏县志》,第一次出现了逻迦山逻迦山在县东北二十里湖滨。有人说,逻迦山得名源于庙宇。确实,逻迦山西南山坡曾有一个供关公的彤云阁,20世纪20年代还存在。随着时间的流逝,彤云阁内住进了僧人,彤云阁成了佛寺,改供释迦牟尼。传说观音菩萨路过此地时,遗落袈裟,袈裟落地化为小山。另一方面,在梵文佛经中,观音菩萨住在南印度的补怛珞珈;汉传佛教中,观音菩萨本来也住在补怛珞珈。但因为梵音翻译,由繁变简,由音到义,于是就有了普陀”“珞珈”“珞加”“洛珈等观音菩萨的住所名称。所以,大凡与普陀、珞珈相关的地名,都附会有观音的故事。

珞珈山称罗家山的时间比较长。1869年《江夏县疆域图》中已有罗家山。有人说罗家山的得名,是因为勇武善战的唐朝名将尉迟恭在洪山读书时,应名将罗成邀约会于此山。言下之意,此山是罗成的居住地。但这个传说不足信,历史上确有尉迟恭,但罗成只是戏剧舞台上的人物。隋末唐初,确实有个猛将罗士信,他的经历很丰富。隋朝时,他曾征讨农民起义军,后又归降瓦岗军;又在与隋朝将军王世充交战时被俘,转而率部降唐,拜为陕州道行军总管;跟随李世民平定洛阳时立大功,被封为绛州总管、剡国公。武德五年(622年),在洺水之战中城破被害。巧合的是,《隋唐演义》《说唐》等小说中的罗成和罗士信有许多相似之处,所以民间普遍认为罗士信是罗成的原型。所以用罗成约尉迟恭会于此山来诠释罗家山的得名,作为故事还是不错的,但经不起历史的考证。

罗家山是最实在的山名。这个名称的由来,应该是某个罗姓人家最早在山间居住,或者是某个罗姓人家最早拥有此山。至于逻迦山,虽然最早出现在志书中,但极有可能是因罗家山谐音而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