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瞿教授讲故事
瞿教授讲故事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8,958
  • 关注人气:1,07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甘肃旅游/黄河古渡

(2022-09-18 07:15:47)
标签:

旅游

历史

文化

教育

兰州西固区河口村位于黄河支流庄浪河与黄河交汇处。得益于优越的地理位置,这里曾是黄河上游的重要渡口,水运发达,商贾云集。河口村布局规整,积淀厚重。“三堂五厦三倒座,外带耳房两小间”的四合院体现了西北民居的地域特色,繁复精美的砖木雕刻令人印象深刻。河口村于2012年入选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从兰州市中心出发,跨过河口特大桥,山渐高、水渐阔,山水之间,“藏”着的一片古民居,便是河口村。高处俯瞰,环抱村庄的莲花山起伏连绵。远处,色彩斑斓的水居丹霞景区被湛蓝的天空映衬得如同一幅油画;近前,奔腾的黄河水从八盘峡穿山越岭而来,又沿着村南的河道浩荡东去。

时光荏苒,沧海桑田。河口早已弱化“渡口”的职能,以河口村为核心修复的历史文化街区。在这里,人们不仅可以观赏富有地域特色的明清建筑,也可以漫步黄河岸边、品读古渡历史,还能领略恬淡闲适、令人向往的诗意栖居。

河口村 长约1000米、宽近500米的区域囊括了村内的主要传统建筑,面积虽然不大,规划却极为整齐:东南西北4条主街以钟鼓楼为中心,延伸至不同方向;四条主街上,还间或“点缀”着长短不一的17条巷道。这片区域因此得名“四街十七巷”。“四街十七巷”的中心钟鼓楼坐东朝西,分为上下两层,是一座“四角攒顶”的阁楼建筑。站在钟鼓楼上,举目四望,整个河口村的景致尽收眼底,木质门头的房屋相对而立,青石板铺成的街道蜿蜒伸展,街上悬挂的纱灯随风摇摆,三五成群的游人漫步街头。

面向黄河、背靠大山、控扼河西……优越的地理位置,使河口村很早便成为交通枢纽。2000多年来,霍去病西征、左宗棠平定西北等历史中都有河口的身影。谈起河口的渊源,村中老人归纳为“源于汉、成于明、兴于清”。随着商贸的繁荣,河口村的面貌也发生改变。河口自清中叶开始大规模夯土筑城,修建四门城楼。

漫步村中,仿佛在历史中穿梭:300年的粮店、200年的祠堂和100多年的左公柳依次从眼前掠过;又好像在花园中游憩:河口村家家户户、房前屋后栽花种草,即使到了秋天,依然芳香四溢、翠意不减;也如同在风味集市中徜徉:街边售卖着诱人的特色小吃,有酸甜筋道的浆水面,有捶打千遍的洋芋搅团,还有飘着胡麻香味的油壶喧……

河口村的热闹通常发生在下午3点以后。睡过午觉的村民纷纷走出家门,老人们聚集在广场,或下棋、或聊天;小孩们手持玩具、相互打闹。慕名而来的外地人,常常选择蹬一辆四轮观光车,开启“逛街”之旅。河口村的主街以老式商铺为主,沿街店铺多为前店后宅格局。后宅的典型样式是四合院。

推门走进一户人家,这座四合院占地500多平方米,有近200年历史,先后居住过13代人。

北面是上房,由长辈居住,也叫堂屋或正房;正房两侧是耳房,用于生火做饭、堆放杂


物;东西两侧为厢房,


屋顶是当地四合院的一个特色。仔细观察便发现,张明有家的屋顶是单坡,且坡度较


缓。“这种屋顶在陕甘宁等西北省份颇为常见,主要与降水量少、木材相对匮乏有



关。”当地传统民居瓦的使用量偏少,屋顶多不覆瓦,而是用方砖铺砌,仅在房檐处使


用少量滴水瓦排水,防止墙体被雨水溅湿。由于屋顶坡度较缓、方砖铺砌,单坡屋顶同


时承担了谷物晾晒的功能。

令人赞叹的还有造型繁复的砖木雕刻,从宅门到照壁、从堂屋到厢房、从墙脚到屋檐、从门扇到窗户,处处都有精美图案:透雕的蟠龙、盛开的花瓣,不一而足。“作为活态的民间艺术,砖木雕刻是河口建筑发展史上的重要见证,体现了工匠们的精湛技艺和创作热情。”

沿南街顺阶而下,穿过南城门,便能望见宽阔的黄河河道。成群的水鸟贴着水面自由飞翔,临水而生的芦苇随风摇动。岸边,一条东西走向、绵延约5公里的木质步道横卧眼前,被当地人称为“十里黄河金岸”,沿途分布着古渡区、古村区等历史遗迹。来到亲水平台,河风轻拂。往远处看,一道河湾映入眼帘,“那便是河口古渡最佳的停泊码头‘阳畅湾子’,是当时重要的货物集散中心。”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用品,比如煤炭、木材、中药、粮食、油渣、麻秆等,均可以在码头市场买到。河口超过60%的居民从事水运行当,主要经济来源就是依靠水路码头,河口古渡的羊皮筏子就有200多个。位于河口村的西固区民俗博物馆展示了羊皮筏子的制作工艺。这种古老的黄河水运工具,以山羊皮为原料,将羊皮用油盐浸透晾晒后吹气成皮囊。较大的筏子需皮囊600多个,可载货20吨。小型皮筏则由十几个皮囊组成,一人即可驾驶,轻便灵活。眼下羊皮筏子早已退出了历史舞台。不过,从复原的海关遗址依稀可见昔日渡口的繁忙。近年来,河口村依托美丽乡村建设,鼓励村民开农家乐、端旅游碗、吃生态饭,不少村民将自家院子改造成“河景房”,吸引游客入住。目前,河口村已开办农家乐60余户,核心区1/5的居民参与其中。

2021年,河口村的游客接待量突破200万人次。到达河口村,可以先参观民俗博物馆,了解古村历史。之后,沿主街游览钟鼓楼、张公祠、子响棋院等古村标志性建筑。傍晚,可以到“十里黄河金岸”寻一处临河农家乐,吹吹河风,小憩品茗,再点些柴火鸡、纸包鱼、油壶喧、洋芋搅团等地方特色美食,享受慢生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