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蛇山/满是风景
(2022-07-01 08:01:07)
标签:
旅游文化历史教育娱乐 |
记得我在半空中掠过这个城市,俯瞰着鳞次栉比的楼房,街道上的行人在火车速度的对比下,仿佛是向后退去。这是武汉,我记得,但我不能理解了,火车怎么可能悬吊在半空中呢?许多年后,我又坐火车经过武汉长江大桥,旧影重现,我恍然大悟:原来我是在桥上!火车过了大桥,还有一段也是在高处,城市就在下方,历历如昨。我没有记错。火车行走在高处的一段,就是蛇山。蛇山北坡的铁轨,应该四十年来没有变化,山下正是武昌老城区。
公交车到长春观,沿街走一段,过大马路就到了蛇山脚下,在树林中穿行——十多年前的城市景区还没有修剪得过分规整,我也还没有对此特别敏感——山间的路灯,都铸着鹤的图样;地上落了许多栾树的浅红色果实,像小灯笼一样可爱。沿着缓坡上到山腰,看看张之洞的“抱冰堂”,在树下坐坐,遥望一下黄鹤楼的牌坊门,以为就游玩过蛇山了。上蛇山去。从我们多次止步的山腰再往上,没多高就到了山顶,山顶是一道长长的山脊。往北望,能看见她报考的那所高中,红色的楼房掩映在树丛中。我们在炮台边才站一会儿,突然风扫雨骤,只好又下到山腰的亭子里避雨。虽然来不及多看,但我知道了,蛇山的风光原来在山顶。
穿过老巷子,穿过古楼洞,上山,在山腰穿过各个锻炼的场子,沿一道之字形的阶梯拾级而上到山顶。武昌的山都有一道山脊:蛇山、龟山、珞珈山、“东湖七山”,莫不如此。蛇山的山脊不是圆弧,而是有高低起伏,从而,走在山脊上视野的角度随时在变换,移步换景——我从高处下行,看山脊一路沉降,在前方又蜿蜒上升,来来往往的人们,有的在上坡,有的在下坡,错落有趣,如山间长卷。路边两侧树木繁盛,衬着这一条山顶的路,景致极美。我沿山脊跑步,满眼是绿树:悬铃木、朴树、栾树、樟树、梧桐、忍冬、女贞、木槿、鹅掌楸、八角枫……微风过处,枝叶摇摆;大风过后,遍地落叶聚散,仿佛万花筒的图案。我不时停下脚步,用手机拍摄一张我视野中的绝佳画面,都是树。我对树的喜爱远胜于花。有些树已很熟悉,但不知是什么树,我不刻意去搜,因为蒙昧状态也很好,值得珍惜。
两侧的山坡是天然山林,曲径通幽,哪一条小径都能下山,或者通往一片隐蔽的空地。在山的这些中间层次里,树木葳蕤,野草茂盛而美丽。如今荒地很难找了,总是被打理成了苗圃、草坪,但野草强悍,只要山林不过分修剪,它们就恣意生长。我判断了一下方位,这一段蛇山是山的东段。黄鹤楼是在西段,那一段需购票进入,走在那一半山脊上,两面的城市图景呈现得比东段多,那一半的名胜也较多。与蛇山隔江相望的龟山,打理得更规整,风格更宏大,山上的树多是松柏。相形之下,蛇山更合我心,尤其是东段。我就是要一座浑朴的小山。 早晨,我在蛇山顶跑步,折返要跑好几个来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