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明养生五要点

(2013-04-03 08:05:07)
标签:

健康

清明,乃天清地明之意。农历书曰: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洁显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齐,故名也。清明节气,太阳到达黄经15度,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日均气温已升到12度以上,此时正是桃花初绽,杨柳泛青,凋零枯萎随风过的明朗清秀景致的再现。这个时候,是人们出外踏青,祭祖上坟的日子。可是,你知道吗,除此之外,清明还是一个重要的养生时节。


   1.中医养生,重在清明节

 

中医认为,天人合一,人应四时万物生长,人的身体也应该随着外物的萌发,而有所改变和适应。吐纳调息法对人体阳气有益。因此,人们应穿着宽松衣服多到空气清新之处,如公园、广场、树林、山坡等地慢跑、散走、打拳、做操,尽量多活动,使阳气增长有路。


   立春之后,体内肝气随着春日渐深而愈盛大,在清明之际达到最旺。常言道过犹不及,如果肝气过旺,会对脾胃产生不良影响,妨碍食物正常消化吸收,还可造成情绪失调,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各种疾病。


   2.饮食方面,注意保护脾胃

 

清明节又称寒食节,有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禁火吃冷食的习惯。不过,有些人是不适合吃冷食的,在清明时节,凡是耗损或阻碍阳气的情况都应该避免。阳气升发是指脾胃的运动收缩,因此人们春季的食欲通常比较好,不过要注意饮食适度,保护脾胃的正常功能。


   清明时节的气候特点是多雨阴湿、乍暖还寒。虽然天气总的趋势是不断变暖,但仍然时有冷空气入侵,甚至使日平均气温连续3天以上低于10℃。因此,这时候的饮食宜温,应多吃些蔬菜水果,尤其是韭菜等时令蔬菜,还有白菜、萝卜等也适宜多吃。另外,清明节气中可多吃些护肝养肺的食品,比如荠菜、菠菜、山药,对身体有好处。

 

3.空气干燥,要及时补充水分

 

清明时节雨纷纷,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江南春雨的写照。但是就一些地区而言,情况并非如此。特别是华北一带,每年的这个时候,常处于春旱时段,4月上旬雨量一般仅1020毫米,不足江南一带的一半

 

因此,清明时节,尤其是北方地带,气候极为干燥,再加上刮风天气比较多,蒸发量大,人体始终处于一个比较干燥的环境。不管是在家中,还是外出,一定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


   4.外出踏青,运动量要适度

 

清明节还有踏青、放风筝、荡秋千等放松身心的习俗。不过,踏青登山一定要量力而行。踏青等活动与传统意义的锻炼有区别,除了长期坚持锻炼的人,这个季节并不主张人们大幅度地动起来。


   老年人活动时心率应不超过105/分钟,呼吸应不超过24/分钟,中青年因人而异适当放宽。患有心脏病、高血压、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肾炎、贫 血、肺结核、发热、急性感染以及处于结石活动期的病人,都不要逞强登山。而且,登山也要考虑个人的体力和身体素质,很多人平时很少锻炼,不要逞强好胜一鼓 作气地爬上去,以免发生意外。


      5.凭吊先人,悲伤不要过度

 

清明节有着双重的意义,既是一个生机盎然的节气,又是踏青扫墓、悼念先人、悲痛伤感的祭祀节日。在凭吊先人的同时,更要关注自己的健康。清明节是对亲人寄托哀思的传统节日,是一次宣泄哀伤的机会,有利于排解不良情绪,更利于心理健康。但是,从另一方面看,对于失去至亲的人,清明节很容易触景伤情。另外,春季本来就是心肌梗死、中风等疾病高发期,有心脑血管疾病、血压偏高的人,更要注意不要劳累或伤心,要多提醒自己稳定情绪,扫墓时最好有亲人陪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