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1北京马拉松赛的那些事儿

(2011-10-16 20:31:51)
标签:

2011北京马拉松

所见所感

杂谈

一年一度的跑步盛会——2011北京马拉松赛——在万里晴空的掩映下,顺利闭幕了。从赛前活动到赛后回家,倒是遇到了许多新鲜事儿,长了不少见识。

1.起点上厕所的尴尬

经常出门在外的人,总是有这么一个体会:出门的时候没感觉什么,等到了路上却来了内急。于是,赶紧找个地方解决。2011北京马拉松,来自世界和全国各地的参赛运动员,齐聚北京天安门广场,等待鸣枪起跑。好几万人的阵势,自然有许多人需要解决“放水”的问题,更何况是吸收快、消耗循环紧凑的运动员呢。于是乎,到处都可以看见满大街找厕所的焦急的人。经过几方打听,好不容易到了“救急之所”,却被眼前的景象吓一大跳。有句话叫“一个萝卜一个坑”,但是在这里却颠倒了,一个坑外,有好几个萝卜等着。一个个脸色古怪,除了焦急之外,还有更多的无奈。天安门附近的公共厕所如此之少,可想而知其他地方的境况是个什么样子了。以前总是看到有人“就地解决”,现在终于明白了,甚至是同情他们。但是,那些不值得同情的人却有些招人恨了。君不见,厕所的手纸随处乱扔,星星点点,点点星星;君不见,便池中的剩余物,多得超乎你的想象。我没有鼻炎,每次上厕所都憋着气。读书的时候,我的肺活量才5000毫升,现在大概有8000毫升了。看来,出门在外上厕所真是一项比马拉松运动更能锻炼人的肺活量的运动。这个一点也不假。

2.赛前存包的坎坷

中国人有一种天性的紧迫感,无论做什么事,都争先恐后,唯恐落后于人。于是便有了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演化到如今,却是“先自己之乐而乐”。就说今天的赛前存包吧,大家所到之处,那是所向披靡,连我身旁这个曾经是“武林高手”的哥们也自叹不如。存包车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大家既没有权利,也没有义务,全靠志愿者去管理和维持,但志愿者不可能处处都管到,于是到处乱糟糟。人们争相拥挤在存包车前,谁也不想让谁,谁也不排队,互相推搡拉扯;有的连身后的比赛号码薄都挤掉了,真是叹为观止。我也有幸成为了这大队人马中的一员,在这昏天暗地的人流中,天旋地转,偶尔还能听到互相的辱骂声,使我继大饱耳福之后,又着实体验了一把“瘦身功”。看来,这次北马真的收获颇丰。

3.赛中的跑步状态

我现在有了一种18岁时所没有的智慧,现在的我心闲气定地在赛道上自娱自乐,自己配速,自己把握,不会像从前那样盲目与人攀比。怎么舒服怎么跑,在注重成绩的同时,更加看重身体的舒适程度。今年的北京马拉松,是我以往比赛中最为轻松的一次比赛,跑步过程中没有受到一丝的伤痛。也许是我的速度比较慢吧,但是我觉得一种成熟的心态——身体比成绩更重要,已经深入我鄙薄的大脑。也许,后一点对我来说更为切合实际。卢梭曾经说过,人生而自由却总是在枷锁之中;经过长期的马拉松比赛,我慢慢地体悟到,这枷锁不是别的什么东西,正是自己加于自己身上的一种无形的欲望与观念。打破这种枷锁,只有你自己才是最终的实施者。从这次马拉松比赛当中,我体会到的远比我用文字表达的要多得多,也许这才是我最大的收获吧。很不幸的是,好多同龄的跑友,甚至于年纪长我很多的跑友,连这种智慧都没有,这就错过了在我们的马拉松比赛里能够学到的唯一智慧——知道什么才是自己第一位所需要的。

呵呵,不管怎么说,2011北京马拉松赛结束了,我的一件心事也了了。等候新的一天的到来,相信明天会更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