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李侠老师的博文《心情如洗》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37711和马丽丹老师的博文《都市闲人》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37654,感触很深,不禁使我想起了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那首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是啊,古往今来,恐怕所有的思想家没有不讴歌自由的。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歌,不知表达了多少人的心声。然而,对于整首诗的意蕴,我不免有些怀疑: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今天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才华横溢的大学生、研究生往往为了谈恋爱不要生命,因恋爱失败而自杀的现象层出不穷。诚然,爱情是生命中的重要支柱,但是还有什么能比生命更重要的呢?你的爱情是属于你个人拥有,但是你的生命决不仅仅只属于你个人。你的生命,不知包含了父母和老师多少年的汗水和努力,不知承载了国家和社会多少年的付出和期望。只因爱情一朝错,就轻易的终结生命,你就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人,一个极端自私的人。“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这两句我很喜欢。很多仁人志士为了自由而牺牲爱情和生命,“不自由,毋宁死”,美国独立战争前夜的那句话,直到今天还激荡在历史的长空,震撼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
但是,自由是人最基本的需要,但决不是人的唯一需要。生理需要、面包需要,比自由更重要、更根本。大家都知道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和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也深为他的从容自由、通达豁朗所折服。但是不要忘了人家有“方宅十余亩,草屋七八间”,“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生理和面包的需要解决了,陶渊明当然有资格“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所以,在人的需要的层次上,正如马斯洛所言,最根本的还是生理需要——是面包。
我们为了面包而放弃自由,这能怪我们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