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3/mw690/001MlaQCzy6Tb78Rlce82&690
http://s7/mw690/001MlaQCzy6Tb761fcG06&690
http://s10/mw690/001MlaQCzy6Tb6rmVHX09&690
http://s5/mw690/001MlaQCzy6Tb6DE4rW84&690
http://s8/mw690/001MlaQCzy6Tb6voma377&690
http://s7/mw690/001MlaQCzy6Tb6lhFae66&690
http://s15/mw690/001MlaQCzy6Tb6oeyOa3e&690
http://s1/mw690/001MlaQCzy6Tb6I7KiA40&690
http://s9/mw690/001MlaQCzy6Tb6gsEpq68&690
http://s14/mw690/001MlaQCzy6Tb6jooLXed&690
他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只有小学学历的他却有雄心壮志,勇于破解世界性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他就是曾凡成,一个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致力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的人。三十年来,他心中热情的火焰不曾熄灭。2010年12月,第五届全国数论会议在广东肇庆学院召开,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著名数学家冯克勤出任大会主席,曾凡成向大会呈递了论文《关于偶数的哥德巴赫猜想一个最简单的证明》,引起了与会数论专家的关注;山东大学教授、数学学院院长刘建亚把他的论文发表在2011年第S1期《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全国惟一发表“哥猜”论文的学报)后,说:“对于曾凡成的研究成果,我现在无法证明是对还是错,但他这种30年如一日的执着精神肯定是值得我们所有搞研究的人学习的。”
为了梦想,曾凡成曾五上长沙,四进北京,为的是让相关专家看到他的论文,给出他们的意见。2001年,他再次来到中科院数学研究所,这一次终于找到了曹道民。曹道民在热情接待他后,帮他找中科院研究数论的相关研究员认真看了一遍,指出了他论文中的一些错误,认为他不可能克服哥德巴赫猜想的根本困难,不要白白花费许多宝贵时间,提醒他多学习这一专业的基础知识,了解这一问题的国际研究动态,搞清前人的工作。尔后,他又拜访了长沙几位研究数论的专家,得到他们的指导后,曾凡成开始新的探索。数易其稿,他终于写出了一篇完整的论文——《关于偶数的哥德巴赫猜想一个最简单的证明》。此后,他一直为寻求专家审定而奔波。
2009年,迫于生存的压力,曾凡成随同妻子南下广东肇庆打工。妻子在一个超市当保洁员,而他却因为不能干体力活,一直找不到事情做。在肇庆,他继续修改着他关于“哥猜”的论文。2010年8月的一天,他在闲逛的时候,发现肇庆学院也有个数学系,他赶紧拿着自己的论文跑到系里去找老师帮他看看,当时正碰到该校研究数论的青年教授罗家贵。罗教授在得知一个农民研究数论达到这个程度后非常感动,罗教授告诉他,年底,第五届数论会议将在该校召开,届时有全国最顶级的数论专家与会,希望曾凡成把论文给他们看看。
曾凡成就这样参加了全国第五届数论会议。他第一个去找的是中科院贾教授。贾教授看都没看他的论文就直接叫他出去,认为一个农民研究这个问题肯定是精神上有毛病。随后,曾凡成去找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数学学院院长刘建亚,刚开始,刘建亚也不肯见他,曾凡成在门口苦苦哀求无果,“扑通” 就跪在了刘建亚房间门口。刘建亚很感动,开门扶他起来,叫他到房间谈。刘建亚说:“你真的证明了哥猜吗?”曾凡成说:“我真的证明了!”刘建亚在看了他的证明后,惊叹不已,建议他把论文发表到《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上。
30年的偏执让曾凡成身体一日不如一日,30年的梦想终于迎来了一线曙光。目前,他正在着手将论文翻译成英文邮寄到德国,这个哥德巴赫诞生的地方,希望能够得到国际专家的认可。曾凡成豪情万丈地说:“我的方法不仅能证明‘哥猜’,还能证明更多世界难题,如孪生素数对的个数有无穷多、三生素数组的个数有无穷多等。”
山道弯弯,人迹罕至,曾凡成能否披荆斩棘、攀登抵达自己仰望已久的山峰?我们拭目以待。
帅虎摄影
文章摘编自封志良【曾凡成:常宁农民追梦“哥猜”三十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