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史话】反败为胜:锦囊妙计成就了谁的美名?

(2014-12-01 03:09:18)
标签:

张辽

锦囊妙计

分类: 洞鉴古今·历史



       反败为胜:锦囊妙计成就了谁的美名?

 


  若说起“锦囊妙计”,最初您一定是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听说的。话说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刘备的甘夫人故去后,周瑜欲设美人计使刘备与东吴联姻,幸而,诸葛亮在临行前交付给赵云的三个锦囊妙计,最终才使得刘备顺利完婚,并有惊无险的回到了荆州。

  但在历史上,诸葛亮首用了锦囊妙计的说法并不可靠,据史实简述,锦囊妙计的首创应归功于曹操。也正因如此,锦囊妙计才最终成就了一位大将九鼎声名。

  话说,当年刘备拿下了西川,使天下形势发生了空前的逆转。曹操唯恐刘备蛰伏待机,成就大业,就亲率大军与刘备争夺汉中。在曹操临行之际,写下了一张字条放到了木盒里,并遣人将字条交给了张辽。

  正被东吴大部团团围困的张辽,这时已是惊弓之鸟,当愁云惨淡的他用颤颤微微的双手打开了曹操送与的锦囊时,他着实愣住了,字条上面说,如果孙权带兵前来,就由张辽、李典两人单独迎战,乐进则率大部分将士全面守城。据说,当看完字条的将军李典,不由得勃然大怒:这不是让我和张辽单独去送死吗?

  起先,张辽拿过字条也是怒不可遏,但而后的张辽渐渐趋于平静,陷入了深思。忽然,张辽大喜,对旁边还在生闷气的李典说:如果东吴大军胆敢前来,咱们就趁其不备(未正式交战),率先出击,打了个措手不及的孙权自然会重整大军,这样合围之困不就解决了吗?待丞相(曹操)援兵前来,内外合围,我们不就获胜了吗?

  听张辽这一点拨,李典也豁然开朗。于是两人率八百精兵,趁着蒙蒙的熹微,发动了一场极为猛烈突袭,张辽亲率精兵对还在睡梦中的吴国将士展开了清剿。所到之处,好似刀下之俎,片甲不留。眼见张辽的杀气逼人,吴国的兵卒怎敢还击,纷纷鼠窜而逃。势气高昂的张辽及部下,就从晨时杀到了晌午,直至鸣金收兵。

  这一战,使吴军锐气大挫,元气大伤。孙权迫不得已,只得撤军败北。然而就在其撤退途中,张辽、李典和乐进并分三路,毁桥拆道,再一次大败吴军。在逍遥津一战,差点儿活捉了孙权。自此,主力大将张辽威震天下,就连小孩子听闻其名都不敢夜啼。

    锦囊妙计成就了一场战役,更成就了一员大将的威名,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启示,这正是:遇事不慌,好好冥想,敢(果断)露锋芒,反败为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