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取消“211”和“985”工程点赞
话说,要取消“211”和“985”工程,我举双手双脚表示支持,然而,这极具诱惑力的消息却像过眼云烟,今天晚些时候,新华网原引教育部官方微博消息,教育部已表示,不存在除“211”和“985”工程的情况,就情况本来而言,尽管事态还并不明朗,但教育部稍早前的表态已充分证明,这又是一个“大乌龙”。
近几年,但凡有涉于教育方面的话题就一直没离开过被关注的视线。其实,之所以关注多,参与广,自是与我国国情及教育体系密不可分,但从另一方面讲,这也涉及到有关公平、正义等众多问题的直接表现。教育资源的分配均等吗?教育发展的趋势均衡吗?这些都是萦绕在我们心中的重要问题。
一个本不涉及过多非行业关注的的话题,却招致了百万次点击,万人留言,着实有点让教育决策者们招架不住,试问,何以让一个于行业外无需如此关注的无关痛痒的话题红极一时呢?接下来,我将以一个更加自由、开放的角度来为您简述其“特殊意义”。
高考,作为现行体制下的标杆,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分数的优劣直接决定着对是否对高校有充分的选择权,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寄希望于孩子美好的前程。所以父母不惜重金来铸造着孩子们斑斓的梦,但不如意总是会有的,干预孩子进入二三类高校进行学习,劝其重读再次参加高考已成为很多家长的“无奈”之举,“就为了让他们能有一个好的未来,我们有错吗?”这已成为太多家长的内心共识,明知自己(家长)还要继续经历金钱和精神上的双重透支,也明知道孩子还会再为此付出更多身心上的压力,但想想孩子能享受着优质的教育,有着相对光明的未来,为考取理想学校(多为“211”和“985”工程院校)的努力付出也值了。因而,为孩子能上一个好大学,无形之中浪费着大量的心力及财力资源是其第一个弊端。
其二,“211”“985”工程其本身就有着严重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类似的现象也同样适用于教育领域。“211”“985”工程因其声誉及扶植力度等方面的因素,无论是从生源质量,还是教育经费的分摊,都比其它高校有着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如此一来,“211”和“985”工程会因此而得以更为迅猛的发展,而二三类院校也终因自身竞争力弱,而继续默默无闻,难成发展。
而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教育的核心都应是以孩子(学生)为主体,学生也因要以工作实践来实现自身的价值。
然而,就业已成为学生及社会应棘手解决的难题,据权威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已达727万。它是继今年高校毕业生达699万,获称“最难就业季”后,被重新刷新的又一新高度。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若能拥有一张靓丽的名片,或许能使竞聘者在人才井喷似应招中留有一席之地。这时,有些单位提出
“非211、985毕业生不招”的苛刻要求,这无疑又给予高校毕业生更大的就业力,“就业难,找个好工作难于上青天”这已是太多大学毕业生由衷的感慨!
若不突破其坚冰,其带来负面循环式的发展不利于广大学子们的成长,所以,我说,废除“211”“985”工程已迫在眉睫,我们也由衷的希望相关的教育主管部门,能妥善权衡其利弊,迎难而上,为万千学子提供一个更平等,更广阔的就业环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