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那些被关羽“屈杀”的良将们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罗贯中不惜笔墨着力把关公塑造为一位超级猛将。骑着追风赤兔马,手提青龙偃月刀,于万军之中斩下颜良文丑首级。也正因此事,一个威猛的关羽形象,正一点点地被放大。
然而,《三国演义》毕竟不是真实的历史,这部小说源于历史,但又高于历史。小说往往为了烘托英雄人物的形象,常采用移花接木的方式,来满足读者浓厚的阅读兴趣。关羽斩颜良诛文丑就是一例:
《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说,袁绍起七十万马步军进攻官渡,并派先锋颜良进攻白马(今河南滑县),颜良连斩曹营宋宪、魏续两员大将,并击败上将徐晃,在阵前扬威。曹操无计可施,忙请关羽助战,关羽奋然上马,倒提青龙偃月刀,凤目圆睁,蚕眉直竖,冲入阵中,斩杀了颜良,出入阵中,如若无人之境;而在其第二十六回中,又有“关公马快,赶上文丑,脑后一刀,将文丑斩下马来”一事。
那么,有关这一故事,依靠再创作成书的《三国演义》又是否趋近于历史呢?
真实的史实是否定的:颜良并非关羽一人所杀,文丑则根本就不是被关羽诛之。
正史《三国志》说,袁绍令颜良进攻白马,曹操应声迎战,曹操遣张辽、关羽出战,张辽率先冲入颜良军中,使其阵脚大乱,这时,关羽才抓住时机,飞马入阵斩了颜良,这凭借张辽配合才取得胜利的战役,岂是关羽一人所为?要知道,颜良曾勇冠三军,绝非浪得虚名之辈;而文丑之死压根就和关羽无关。颜良被关羽斩杀后,愤怒的袁绍又遣文丑出战。文丑怒视而来,曹操弃粮草辎重,使其陷入彀中,趁文丑军队大乱,曹操一鼓作气,诛杀了文丑,说起来,此事与关羽毫无关系。
除此之外,另一位久居董卓门下的大将华雄,也并非关羽所杀。《资治通鉴·卷第六十·孝献皇帝乙》有云:孙坚移屯梁东,为卓将徐荣所败,复收散卒进屯阳人。卓遣东郡太守胡轸督步骑五千击之,以吕布为骑督。轸与布不相得,坚出击,大破之,枭其都督华雄。
可见,是孙坚先面对大敌,行酒谈笑,然后又于败后反击,杀了华雄。而关羽温酒斩华雄,则借了孙坚之事,合而为一。
想必,您定要为罗贯中丰富的想象及高超的写作技艺叫好,因为是他成就了关羽的神勇,同样也是他,让三国时的诸多大将死而“惘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