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史话】裴松之所著一字令后世为关羽证清白

(2014-09-04 03:46:42)
标签:

关羽

吕布

下邳

曹操

勇武

分类: 洞鉴古今·历史
    
     裴松之所著一字令后世为关羽证清白



  千百年来,关羽被传唱为武艺超群、忠义耿直的勇武斗士。在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的笔下,他更是一个卓尔不凡,有血有肉的豪杰、英雄: “三英战吕布”“温酒斩华雄”表现了他万人崇敬的雄风傲骨,“单刀会”“刮骨疗毒”又表现出了他铮铮铁骨的气概。总之,作者力图通过许多夸张的描绘,把关羽塑造成了一个家喻户晓人人崇敬的英雄人物。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历史上真实的关羽并不像小说中描述的那么完美”的说法广而传播。
    而这件事由一个女人引起,也最终成为关羽“悔之晚矣”的一大憾事。事情涉及关羽和吕布部将秦宜禄之妻,故事在裴松所著的蜀记上有完整的记载:曹公与刘备围吕布下邳,关羽启公,布使秦宜禄行求救,乞娶其妻,公许之。临破,又屡启於公。公疑其有异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之,羽心不自安。按当时人的理解,选文的大意是说,曹操和刘备围攻吕布于下邳,此时吕布派秦宜禄出使求援,关羽面见曹操,直言若打了胜仗,便要娶秦之妻。曹允。捷后,曹操因秦之妻娇容,便背信弃义,最终娶了秦之妻。
    看到这儿,有细心的观众发现,关羽以“义”遐迩著称,又怎能因色弃义,沽名钓誉从而败坏自己的名声呢?其实,就此史学界也曾引发强烈争论,而问题的症结就源于选文中的“娶”字。
    按照现代的词义用法,与女子成亲为“娶”,所以,有人依此为据,直言关羽“美中不足”亦不足为奇。然而,时过多年,史学家一直没有放弃对此问题的探究。因此,作为理论成果,关羽并没有“娶”秦之妻的非分之想,而只是受秦之托 “接取”出(曹)营的说法得到了大部分学者的认同。
    其实,关讨秦之妻的故事,最早出自于《献帝传》。陈寿在著《三国志》之际,正充任著作郎之职,掌握着非常丰富的图书资源,在蜀史极为匮乏的情况下,都没有采用《献帝传》关于对此事的资料,也足以说明关羽娶秦之妻一事的真实性存疑。
    总之,关羽承载着人们太多太多对“忠”“义”的美好寄托,也成为了无数中华儿女维系社会感情的特殊纽带。他也终将会代表着“忠义”“勇武”传播着更多的社会正能量。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塑造着一个又一个来自于现实而又大大超约现实的时代英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