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超脱

(2024-02-15 18:19:38)

  

 

——从一位宇航员在太空上的感想谈起

 

 前记;   而今世界吵闹得令人厌恶、担心,不禁想起了18年前写的《紫藤室笔记》中的一记。

202361

                                                                                                                       

“ 神六”上天,央视请了许多世界名人访谈。使我印象最深最有启迪的,是美籍华裔第一位步入太空的宇航员回答记者的问话。记者问他你在太空上感想最深的是什么?他回答:“远离我们所居住的地球,有种超脱的感觉,我想如果各国领导人都来太空看看,地球上可能就不会这么无休止地争争吵吵的了。”

 这位宇航员是从空间距离的“远”,来论说人世间的事。我想,如果再从时间距离的“远”,来看这人世间的事,就更全面了。不是吗?历史上统治者的横征暴敛、攻城略地,造成那么多生灵涂炭的事,在漫漫时间的海洋中飘游、沉没,都已经远去、消逝了,现在还有多少价值?给谁留下了好处呢?只给人类留下了许多遗恨,至今提起上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还令人心寒啊!人们如果都能站在大历史的高度看这问题,我想也不会做这伤天害理的蠢事了。

其实,这位宇航员他是在太空体验了一个古老的哲学理念。两千多年前,我国老子的世界观,提出“道”作为宇宙的本体,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根源。老子所说的“道”,是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的超空间的东西;又由于这形而上学的“道”是永恒不变的,因而又是超时间的。时间、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形式,那么这超时空的“道”就不是物质,而被认为是产生万物的绝对精神,在哲学中是属于黄老哲学体系。从而归结出“天道无为”、“道法自然”。以之处世,则主张“出世”,摔斗折衡,与世无争,听其自然。这种“出世”无为思想,与那儒家主张的积极“入世”建功立业留芳百代,是相对立的。然而,北京故宫有个殿,大概是太和殿吧,记不清了,在那门楣上高悬着一个“无为而治”的匾,宣扬黄老的哲学理念。专制的帝王有时也要利用一下这黄老哲学。但是,脚踏实地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的人,有几个肯这样做呢?

 

人世间的事就是这么一场颠颠倒倒、是是非非、争争吵吵、打打闹闹的大闹剧。把他们送上太空,可能有所感悟,但一回到实地,还是秉性难改了。

据说林语堂晚年,盖了一座宅院取名曰“有不为斋”。这时候,他自己大概也树立“无为”人生观了。在这书斋中,他再也写不出像《京华烟云》那样争争吵吵打打闹闹的作品了吧。

看来人生还是要远离尘世,超脱点的好。

 

杨殷平   2005 1116日夜有感而记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