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世界宇宙(19)柔克刚——读鲁迅《出关》随想
(2023-09-29 09:54:01)人生 世界 宇宙(19)
柔克刚
——读鲁迅《出关》随想
中国经历了十年动乱,最大的损失是破坏文化。
改革开放以后,一些先知先觉的文化艺术人士都在想法恢复我中华五千年文化,尤其要显示我中华文化源头,使我华夏子孙不致自卑地认为我东方民族的文化都落后于西方。
于是在苏州金鸡湖畔,由文化人、艺术家树立起了我中华古代文化名人的塑像。其中春秋时代哲者之首的老子塑像最引起时人的争议,从而引起作者的恐慌,他怕再遭十年动乱时期大灾难。他一再的诚恳辩解说,这是有古籍记载的,其哲思是“柔克刚”。
按《出关》说法,孔子与老子的理政路线是不同的,孔子是走朝廷的,“梦见周公”是要复古的,恢复周朝“君君臣臣”的统治。老子则主张人类社会也是要顺应大自然法则向前发展的,出关去“走流沙”与大自然融合,听从其发展,不作“我国优先、我国第一”的事。
鲁迅借此早在《出关》文的最后写道:
老子向他弟子庚桑楚张开嘴:
“你看:我牙齿还有吗?”他问。
“没有了。”庚桑楚回答说。
“舌头还在吗?”
“在的。”
“懂了没有?”
“先生的意思是说:硬的早掉,软的却在吗?”
刚强的不如柔软存在的更长久,“柔克刚”是也。许多人不谙此道嘛!看不懂,遂有非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