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西省南昌三中2011届高三第六次月考语文试题

(2011-03-11 23:15:28)
标签:

管仲

中加

《红楼梦》

欧阳修

原著

分类: 练习试卷

江西省南昌三中2011届高三第六次月考

语文试题

I卷(36分)

一.(15分,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蚱蜢(zhà měng)    镂刻(lòu)     脊梁(jǐ)       命运多舛(chuǎi)

    B.糍粑(cíbā)        傩戏(nuó)     拔擢(zhuó)     怏怏不乐(yāng)

    C.棕榈(zōnglǘ)      牛腩(nǎn)   踹开(chuài)    解腕尖刀(jiě)  

D.混沌(húndùn)      央浼(měi)     隘口(ài)       奄奄一息(yā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惯例   盘桓   抿着嘴    搬师回朝    锣鼓暄天

    B.收讫   颦蹙   笑眯眯    弱冠之年    蛛丝马迹

    C.坐镇   援列   吊角楼    迫不急待   蓬头垢面

    D.绊倒   猥琐   顶梁柱    溢于言表   旁证博引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我们是幸运的,风华正茂之时恰逢改革盛世,又怎能虚掷光阴呢?

B.2010年春晚结束后,全国观众经过一番评头品足,终于确定了获奖名单。

C.走私集团没费太大精力就把这些人都收买了,并使他们成为其中流砥柱。

D.2010年11月12日,第十六届亚运会在广州举行,羊城万人空巷,人们都守在自家电视机前,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 这种惊人的事实证明:人如果老想着钱,就会走入歧途,可见这些事实是可以作为活教材的。

B、 在“酒香也怕巷子深”的今天,产品的包装、商标、说明书的文字、图片等讲究精美,是完全必要的。

C、我们应该研究一下,这件事究竟应该怎么办。

D、美国国务院副发言人埃雷利表示,美国已经表明反对任何影响台湾现状的措施;埃雷利强调,美国相信两岸对话是解决问题的方式(2004年1月6日《参考消息》)。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上个世纪末期,着眼于扩大内需的积极财政政策,在短时间内的确实现了繁荣经济、活跃经济、拉动经济的目标。

    B.江西师范大学建校70周年之际,该校教学改革、科研创新、服务地方经济等捷

报频传,展示了江西师大人拼搏进取、锐意改革的风采。

C.百姓自身渴望生存的意志无疑是“闯关东”的重要原因;但政府的政策导向,又往往将移民潮一次又一次推向高峰。

    D.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抗击冰雪灾害的勇士们仍然克服了重重困难,保证了绝大部分受灾地区春节期间的电力供应。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新版《红楼梦》电视剧一上映,就受到普遍质疑和批评。不少人把它和版相比,指斥它风格怪异,糟蹋经典,不忠实原著。而导演李少红则坚持认为其实她才是“忠实原著”的,有片中大量直接取自小说的旁白为证。我觉得这种争论模糊了焦点。

电视剧是视觉艺术、影像艺术,和小说原著文字形式有别。亦步亦趋而不顾艺术表现方式的不同,不见得就叫“忠实原著”。

哈姆雷特穿西装是不是问题?我觉得不是;“铜钱头”是不是问题?我觉得也不是。今日的作品和版不像,当然不会成为问题。时隔二十多年,摄像技术等进步如此之大,如果充当旧版的影子,又何必重拍?试图贴近“90后”年轻人,则更不是问题。观众的审美情趣随时代变迁而有差异,但真正“美”的东西始终能得到认可。

问题在于,号称“忠实原著”,实则暴露了导演和编剧用影像再现文字能力的贫乏、想象力的贫乏、运用镜头能力的贫乏、裁剪故事能力的贫乏,于是只好用旁白直接代替表演了事;问题在于号称吸取了昆剧的元素,昆剧的爱好者统统不买账,“铜钱头”从美感变成了恶谥;演员的扮相,“环肥燕瘦”的钗黛颠倒作“环瘦燕肥”,漱口成了吐口水,喷茶倒似弹射暗器……这就难以拿“忠实原著”来遮羞了。据我接触的“90后”们,只要看过原著的,就没有人喜欢这部剧的——他们还因自己莫名其妙成为挡箭牌,觉得十分冤屈呢。

  和莎剧一样,《红楼梦》在中国俨然成为产业。从《红楼圆梦》《红楼复梦》种种续书始,对它的“翻修”就不曾停止过。严格来讲,大部分翻修都不太“忠实原著”。大浪淘沙,现在除了专门的研究者,那些续书因为思想的庸俗和文字的低劣,早被遗忘和淘汰。越剧《红楼梦》省略了家族衰亡的线索,突出的是宝黛的爱情悲剧,照旧被奉为经典,多少观众为黛玉之死一掬同情之泪。至于1987版电视剧产生于“探佚派”全盛时期,非但把后四十回统统砍去,换成了当时红学家们的研究成果,不少情节大可商榷,即使对前八十回,也做了大胆裁剪扬弃,其实又何尝完全“忠实原著”?但是它的受众之广,影响之大,文化含量之高,只怕在国产剧中再无其匹。甚至因为新版的翻拍,让更多人愈发深入地了解和热爱这部呕心沥血的大制作。当年那批演员,活灵活现地存在于几代人记忆中,与原著难以拆分。

所以我绝不排斥《红楼梦》再一次翻拍,参照RSC《哈姆雷特》的经验,即使演员裸体上场我都能够接受——只要他们演的确实是《红楼梦》,而不是被谑称为“天雷梦”的东西。

(节选自2010年7月26日《文汇报》)        

6、下列有关 “忠实原著”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作者不大赞同有些人的“指斥它风格怪异,糟蹋经典”观点,因为那些人对“忠实原著”有误解。

B、作者也不赞同导演李少红的“大量直接取自小说的旁白”来作为“忠实原著”的解释。

C、作者认为,“忠实原著”就是要按照原著的故事情节或者原著的精神来具体演绎。

D、在作者看来,真正意义上的“忠实原著”有时候也并不排除大胆裁剪扬弃的一些做法。

7、下列说法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新版剧用原著旁白代替表演算不上忠实于原著,只能表明编导能力有问题。

B、运用现代化的摄影技术不应成为新版电视剧《红楼梦》批判的依据。

C、由于审美情趣的不同,试图贴近“90后”年轻人的做法本身无可非议。

D、文字能力、想象力以及运用镜头能力等的贫乏是演员拍戏的最大的障碍。

8、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那种不顾电视剧特有的视听艺术而跟随原著亦步亦趋的做法并不见得就是忠实原著。

   B、昆剧爱好者以及一些“90后”对于新版电视剧“红楼梦”编创都不同程度地提出了否定。

   C、那些不大“忠实原著”而思想庸俗和文字低劣的原著翻修最终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被社会所淘汰。

   D、越剧《红楼梦》以及1987版的电视剧都省略了家族衰亡的线索。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2分。每题3分)

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夫朝无贤人犹鸿鹄之无羽翼也虽有千里之望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故绝江海者托于船,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是故吕尚聘,而天下知商将亡,而周之王也;管夷吾、百里奚任,而天下知齐、秦之必霸也。纣用恶来,齐用苏秦,秦用赵高,而天下知其亡也。

齐景公伐宋,至于岐堤之上,登高以望,太息而叹曰:“昔我先君桓公,长毂八百乘以霸诸侯,今我长毂三千乘,而不敢久处于此者,岂其无管仲欤!”弦章对曰:“臣闻之,水广则鱼大,君明则臣忠;昔有桓公,故有管仲;今桓公在此,则车下之臣尽管仲也。”

杨因见赵简主曰:“臣居乡三逐,事君五去,闻君好士,故走来见。”简主闻之,绝食而叹,跽而行,左右进谏曰:“居乡三逐,是不容众也;事君五去,是不忠上也。今君有士,见过八矣。”简主曰:“子不知也。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遂出见之,因授以为相,而国大治。

子路问于孔子曰:“治国何如?”孔子曰:“在于尊贤而贱不肖。”子路曰:“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曰:“中行氏尊贤而不能用也,贱不肖而不能去也;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己而雠之。贤者怨之,不肖者雠之;怨雠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                   

(节选自刘向《说苑·卷八·尊贤》,有改动)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              致:达到

B.臣居乡三逐,事君五去                逐:被驱逐

C.贱不肖而不能去也                    贱:地位低下

D.怨雠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     雠: 同“仇”,仇恨

10.下列各组句子,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      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

B.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     其孰能讥之乎?

C.水广则鱼大,君明则臣忠            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D.遂出见之,因授以为相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1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阐述“为什么要尊贤兴国”道理的一组是(  

①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②管夷吾、百里奚任,而天下知齐、秦之必霸也

③昔有桓公,故有管仲            ④简主闻之,绝食而叹

⑤因授以为相,而国大治          ⑥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12.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人君树立功名、成就霸业抑或破家亡国、身败名裂,根本的原因在于能否尊贤而下士。

B.齐景公感慨自己有三千辆兵车却不敢在宋国久留,弦章告诉他,要多有几个管仲一样的贤臣就好了。

C.杨因是一个有争议的人,而赵简主用鞭辟入里的分析力排众议,委以重任,表明赵简主能够尊贤用贤。

D.孔子认为尊贤与贱不肖是治国的重要方略,中行氏因为“尊贤而不能用”,“贱不肖而不能去”而导致灭亡。

II卷(114分)

四.(27分)

13.根据要求完成下面两题(11分)

(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己而雠之。(4分)

答:____                                             ___                  

(2)用“|”给文中划线部分断句。(3分)

夫朝无贤人犹鸿鹄之无羽翼也虽有千里之望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

1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出塞  马戴

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过临洮。

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兵缺宝刀。

(1)有人说,第二句中的“冲”字与第四句中的“缺”字用的很传神,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3分)

 

(2)这首诗描写了一次边塞战事,请结合全诗分析作者塑造了戍边将士怎样的形象(4分)

15诗文填空(8分)

   (1)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靡有朝矣。(《氓》

   (2)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愁空山。(《蜀道难》)

   (3)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鱼鳖不可胜食也;(《寡人之于国也》)

(4)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                  ,眄庭柯以怡颜。(《归去来兮辞》)

   (6)山原旷其盈视,               。(《滕王阁序》)

   (7)                         ,两朝开济老臣心。(《蜀相》)

(8)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19分)

醉意的境界   单士兵

他又被贬了。临近不惑之年,命途却还如此多舛,这让他有些压抑不住内心的忧伤。在汴京的大殿前,他兀立良久,对着周遭静默的雕梁玉砌,喃喃悲叹:欧阳修呀,欧阳修,你还能回得来吗?

滁州在哪里?离汴京有多远?欧阳修不知道。此刻,他内心溢满落魄失意,正如水一样,一次一次漫过。透过岁月依稀斑驳的影子,他看到了自己的身世浮沉。四岁时父亲就病死了,是母亲用荻草秆儿在泥地上教他认字,才有了袍笏加身的荣耀,才有了“文章名冠天下”的美誉。然而,现在却又以言获罪了,不是快不惑了吗?难道是自己越活越糊涂了?

心里感觉还是很委屈。委屈到想大醉一场,不再醒来。人有时很奇怪,瘦削的肩头能扛起盛名与地位,却撑不起污名与委屈。忘记委屈,也许不难。不就有许多隐逸之士,或是亲近自然,或是沽酒买醉,忘却烦忧吗?就像陶潜,悠然饮于南山,还有阮籍、刘伶,常于竹林下,酣歌纵洒,忘怀避世。特别是那个李白,失意地离开长安后,游山玩水,饮酒作诗,不亦乐哉?

天更显阴沉了,大风乍起,皇家的亭台楼阁,在北宋的风沙中若隐似无。终于,欧阳修还是抬起了头,是该走了。这时,他反倒有了些坚定,略带解嘲意味地自语道,范仲淹不是早已走了吗?他决定不再去想什么寒窗十年、悬梁刺股了。反正,学成文武艺,是要售与帝王家的。这普天之下,哪里又不是皇土呢?

耳畔,传来了一声雁唳。振振长衫,撩抚一下长须,欧阳修骑上了那匹瘦马。东京渐远,滁州在望,一片青山绿水,比汴京要美多了。在溪边喝一口泉水,水很清洌,山很秀丽。这让他更清醒了,处江湖之远,摆脱宦海纠葛,在这里,更要经邦济世。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做不好这地方父母官,岂不枉负了这一方山青水绿?

处理政务之余,欧阳太守常与官员们去看婀娜多姿的山水。歇脚时,会在亭中品茶。有一次,当他看到老百姓喝不起热茶,只能喝溪涧泉水,便将品香茶改为饮泉水,召集幕僚们议事,也用泉水招待。与民同乐方为乐。能做到这样,这太守让“滁人爱公若父母”,也就不足为奇了。最后连出家人智仙也被感动了,专门修建个亭子,作为太守闲看山水之所。这亭子,太守谓之醉翁亭。

历史漫漫风尘湮灭了太多陈年遗踪。当初,又有谁会想到,就是这一方亭台,竟然会成为后人公认的“天下第一亭”呢。的确,太守文章写得好,使“滁之山水得欧公之文而愈光”。不过,千古醉翁亭,恐怕还在于其笼罩着一种不朽的醉意,千年来,从未飘散,历久弥浓。这醉意,不会诱人避世沉沦,反而催人醒世勃发;这醉意,让人明白,这世间真正值得沉醉的,不是美酒,不是仕途,而是山水,而是民众。带着这份独特的“醉意”,此后,他在扬州,施行“宽简之政”,那“文章太守”做得更是没话说。

一个人,有再多的委屈,历史是不会陪你哭泣的,它只会记得你的贡献。往事越千年,如今欧阳修从历史幽暗的一隅走出来,闪光的,不只是锦绣诗文,还有为官善治。著文倡道,见心明志,说到底,不是在纸上,还是用于现实。就像欧阳太守说,“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这里的“文”,说的可不只是诗酒文章,更大的指归是:以生命入世,推动历史的车轮。

现在,我们还真得感谢北宋庆历五年的贬谪事件。要不然,庆历六年,中国文坛上又怎么可能同时诞生《醉翁亭记》与《岳阳楼记》这样的千古雄文呢?这边厢,欧阳太守醉于山水,与民同乐;那边厢,范仲淹吁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真可谓,生死一知己。欧阳太守在人生的起伏颠折中,自责自求,亲历亲为,其实不就是将范氏“忧乐”蕴含的至高境界,收归于“醉意”二字之上吗?这样充溢着入世精神的醉意,不就是世间最高境界的醉意吗?

16.请在前三段文字中找出描写欧阳修心情的三个词语,并结合全文分析,作者在文章开头描写欧阳修的心情有什么作用?(5分)

17.请简要分析文中划线句子的含义。(4分)

18.作者为什么说“我们还真得感谢北宋庆历五年的贬谪事件”?(4分)

19.本文写作上有突出的特色,请就文章中的对比手法进行赏析。(6分)

六.文学名著阅读与综合语言表达。(19分)

20.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 作为最早的长篇小说,《三国演义》在塑造英雄形象方面的成功经验非常值得称

道,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毛宗岗所说的“三绝”,即曹操的“奸绝”、关羽的“义绝”、孔明的“智绝”。

B.《堂吉诃德》充满荒诞的喜剧感和能催人“含泪的笑”的悲剧感与塞万提斯生活的德国时代背景有关。

    C.曹雪芹是塑造人物的高手,在《红楼梦》中,有姓名称谓的七百多个人物,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另外,由于曹雪芹对诗词、金石、书画、医学、建筑、烹调、印染等各门学问都十分精通,所以在描写贵族家庭的饮食起居,园林建筑,家具器皿,服饰摆设,车轿排场,都真实而细腻。《红楼梦》

    D.觉慧向鸣凤真诚地表达了自己的爱情,鸣凤心里十分感激,但也明白他们之间的隔阂,因此并不奢望太多,只想一辈子当伺候觉慧的丫头。《家》

    E、《巴黎圣母院》中爱斯梅拉达被诬陷刺杀弗比斯,被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判处绞刑。

 21.(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篇200字左右的小作文。

请以“新年新气象”为主题,描写你在新年里见到的一个感人场景。要求:(1)主题鲜明,语言连贯;(2)运用比喻、拟人两种修辞手法;(3)结尾有一句直接抒情的句子。

七.作文(5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德国著名生理学家隆涅在92岁时,获得了国家颁发的荣誉奖章。在颁奖大会上,他发表了一个极漂亮的演说:“我发现,出席今天会议的人都希望永远年轻,既然如此,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节省自己的精力,使自己延缓衰老,青春永驻,也只有这样,才能在科学上取得更多的成就。而我的研究表明,一个人皱一下眉头需要牵动30块肌肉,但笑一下则只需牵动13块肌肉,可见笑一下所消耗的能量要比皱一下眉头省得多。再说,皱眉头是在紧缩肌肉,而笑在舒展肌肉,两者的功能是如此不同,既然如此,我亲爱的同行,笑吧!”

     笑,是人的生理本能,“笑对”则是一种人生态度,是一种胸襟气度,是一种对既定现实或顺境或逆境的超越性反思,是一种为寻求某种目标面对现实采取的人生策略。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这种情景的出现,你是怎样选择“笑对”的 ,你对这种选择有什么评价?请以“笑对”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或发表见解,或抒情,或编写故事。

     要求:(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4)不少于700字。

 

 

 

 

 

 

 

 

 

 

 

 

 

 

 

高三上学期第六次月考语文试题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C

B

A

C

C

C

D

D

C

C

A

B

 

1、答案:C。命运多舛(chuǎn) 怏怏(yàng)不乐     混沌(hùn dùn) 奄奄(yǎn)一息

2、答案:B。  班师回朝  锣鼓喧天  援例  吊脚楼  迫不及待  旁征博引

3、答案A:评头品足:指无聊的人随便谈论妇女的容貌,也比喻在小节上多方挑剔,含贬义。不能用于形容全国观众的评论。中流砥柱:褒义词。不能用于“走私集团”等贬义语境。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形容庆祝、欢迎等的盛况。

 4、答案:C。A第二个逗号该句号,因为冒号只能管到这里。B第二个顿号该逗号。D括号放在句号后。

5、答案:C。A项:语序不当,应为“拉动经济、活跃经济、繁荣经济”。B项:在句首加介词“在”。D项:关联词使用不当,“不管”改为“尽管”。

6、C(根据第五段第4、7行可知)7 D(“文字能力、想象力以及运用镜头能力等的贫乏”应该是“编导”的问题)8D(“省略了家族衰亡的线索”是越剧《红楼梦》)

9、C(贱:鄙视,轻视)10、C11、A12、B

13、①君王要想使天下安定太平,使光荣的名声流传到后世,一定要尊重贤臣,谦虚地对待士人。(垂: 使……流传。下: 对……谦下)

②贤能的人知道他不重用自己而埋怨他,不贤之人知道他看不起自己而仇恨他。

(2)夫朝无贤人犹鸿鹄之无羽翼也虽有千里之望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

【参考译文】君王要想使天下安定太平,把光荣的名声流传到后世,一定要尊重贤臣,谦虚地对待士人。朝廷没有贤臣,就像鸿鹄没有翅膀一样,虽然有飞翔千里的愿望,还是不能达到自己心中想要到达的地方;所以越过江海的人要依靠船只,到达远方的人要依靠车马,想要称霸成王的人要依靠贤士。因此,吕尚被聘用,天下人就知道商将要灭亡,周将要称王了;管仲、百里奚被任用,天下人就知道齐、秦一定会称霸了。纣王任用恶来,齐国任用苏秦,秦王任用赵高,天下人就知道他们将要灭亡了。

齐景公攻打宋国,来到岐堤上面,登高而望,长叹道:“过去我的先父桓公,只有八百辆兵车,就能在诸侯中称霸。如今我有三千辆兵车,却不敢长久地呆在这里,难道是因为没有管仲的缘故吗?”弦章回答说:“我听说,水面宽广,鱼儿就长的大,君王圣明,臣子就忠诚。从前,因为有桓公,所以才有管仲;现在如果桓公在这里,那么车下的大臣就全都是管仲了。”

杨因求见赵简主,说:“我在家乡,三次被人驱逐,侍奉国君,又有五次被撤职;听说您喜爱士人,特地跑来见您。”赵简主听了,停止吃饭,叹息不已,直起身子,跪着行走。左右的人上前劝谏说:“在家乡三次被人驱逐,这说明他不受大家欢迎;事奉国君五次被撤职,这说明他对国君不忠;现在您看中的这个人,已经被人指出八次过失了。”赵简主说:“你们不知道啊,美女是丑妇的仇敌;品德高尚的君子,是被乱世所疏远的;正直的行为,是邪恶坏人所憎恶的。”于是出去接见杨因,并授给他相位,国家治理得很好。

子路问孔子说:“怎样治理国家?”孔子回答说:“(治理国家的根本)在于尊重贤能的人,轻视那些没有才能的人。”子路说:“晋国的中行氏尊重贤能,轻视那些没有才能的人,他的灭亡是什么缘故?”孔子说:“中行氏尊重贤人却不能重用他们,轻视不贤之人却不能罢免他们;贤能的人知道他不重用自己而埋怨他,不贤之人知道他看不起自己而仇恨他;贤能的人埋怨他,不贤之人仇恨他,埋怨和仇恨一同摆在他面前,中行氏即使想不遭灭亡,能够办得到吗?”

 

14、诗歌大意:连环的金带束紧了战袍,马头从雪中冲出,过了临洮关。卷起军旗夜袭了单于的大帐,胡乱地砍杀胡兵,使宝刀都有了缺口。

答案(1)第二句的冲字写将士顶风冒雪奔赴战场的情形,表现出戍边战士一往直前的英雄气概。第四句的缺字运用使动用法,写战士宝刀砍到缺口,言极战争惨烈,战斗时间长。

(2)塑造了戍边将士信心百倍、斗志昂扬、英勇无畏的形象。

 

15、诗文填空

(1)夙兴夜寐

(2)又闻子规啼夜月

(3)数罟不入污池

(4)赢得仓皇北顾

(5)引壶觞以自酌

(6)川泽纡其骇瞩

(7)三顾频烦天下计

(8)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6.⑴忧伤 落魄失意 委屈(3分)作者在文章开头这样写,意在欲扬先抑(或形成强烈反差)更能充分展现欧阳修在被贬中的心态和成就。(2分)

17.这句先描写自然环境,后描写社会环境,两相结合,既为欧阳修的离京渲染了一种悲壮的氛围,又含蓄点明了北宋王朝的黑暗现实。(4分)

18.因为这一年,中国文坛同时诞生了《醉翁亭记》和《岳阳楼记》两篇千古雄文,让我们看到了同时发出心系人民的时代强音的欧阳修与范仲淹的伟大襟怀。(4分)

19. 文章多处运用对比手法,有人物心情之前的落魄失意与之后的乐观豁达的对比,有欧阳修少时的贫寒家境与后来的袍笏加身、名冠天下的对比,有东京的压抑沉闷与滁州的明媚自然的对比,有欧阳修不朽的醉意与陶潜的悠然,阮籍、刘伶忘怀避世,李白游山玩水的对比,这些对比,展示了欧阳修的积极人生态度,凸现了欧阳修催人勃发、与民同苦乐的伟大襟怀。(6分)

20、CE    塞万提斯(西班牙)、爱斯梅拉达是被法院判处绞刑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