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偷梁换柱(偷换概念)造幽默

(2010-06-20 10:08:39)
标签:

词语

男子单打

生物老师

幽默感

教育

分类: 趣味语文

偷梁换柱造幽默

来源语文报

 

    我们在观赏马戏团的演出时,经常会觉得那些穿人的类服装的猩猩、猴子非常滑稽可笑,因为兽类本来不具有文明的特征,把人类文明的东西强加于动物身上,自然给人以不协调感,所以容易引人发笑。这就是巧妙移植造成的喜剧效应。说话也是这个道理,故意用甲来代替乙,并使之在特定的环境中具有不协调性,且意味深长,便是幽默了。

    在语言交际中,这其实就是一种“换用”的说话技巧。换用一般是指故意歪解或曲解原来话语的意思,或者是古今词语换用、大词小用、褒词贬用、俗词通用、雅词相交叉地运用。在说话时根据自己的需要,偷偷地将它们换用。在理解的反差中萌生幽默感,让人发笑,引人深思。

    例如:两个小学生走在放学的路上,甲生问:“你考不好家里人什么态度?”平时酷爱打乒乓球的乙生低着头对伙伴说:“按以往的经验,我考试得70多分,是女子单打;60多分,是男子单打;今天是50多分,那肯定是男女混合双打了。”这里的“男子单打”“妇子单打”“男女混合双打”都是体育术语,被偷换过来用以说明父母的惩罚,实属“偷染换柱”,让人忍俊不禁,它反映了父母对子女的教育问题。

    再如:一所学校进行考试,老师在监考时对学生说:“今天的考试,我要求同学们‘包产到户’,不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同学们会心一笑,他们知道老师说的是不允许相互提供方便,要自己答自己的卷子。但老师的话妙就妙在没有直言考场纪律,而是用农村改革中的两个专业词语来代替:“包产到户”代替“自己答自己的卷子”,“共同富裕”代替“相互帮助”。由于这两个词语的巧妙借喻与考场上严肃紧张的气氛,形成强烈的反差,所以产生了幽默感。

    选择恰当的替代语言,主要有两个渠道:一是从现成的行业术语、专业术语、政治术语中去选择,像上面两个例子中的几个词语都属此类,相对来讲,这样的选择比较容易。二是在交际过程中选择适当的词语来完成换名,这种选择和应用相对要难一些,但只要替换得好,就更有幽默感。

    例如:生物老师问:“为什么要保护动物?”某学生回答:“因为动物都是未成年。”生物老师奇怪地反问:“未成年?”学生郑重地说:“动物很少有活到18岁以上的,尤其是野生动物。”我们知道在法律上“未成年”确实指未满18周岁的人,而这位学生却偷换用以指动物,且出现在了严谨的生物课堂教学中,很难不让人发笑。

    这种语言技巧有很强的“逢场作戏”、临场发挥特点,又因为语言新颖别致,比拟含蓄幽默,因而使用的次数也比较多,我们看看自己周围的人和事,就会发现几乎到处都有这种技巧的“用武之地”。

    在人员爆满的电影院里,个头矮小的小陈坐到了最后一排,前面一排几个小伙子为了看得更舒服而半立半坐了起来。“哎,大家瞧瞧,这可真是‘隔行如隔山’呐!”小陈一语既出,满座哗然。前面那几个小伙子也注意到自己妨妨碍他人了,不好意思地回头笑了笑,坐了下去。

    “隔行如隔山”一语本义是指各个职业、行业都有它的一整套相应的操作规范和方法,不会是千篇一律的;对于不同的两个行业的人来说,要想简单地以已推彼,一通百通那是不可能的。而小陈套用来是指自己跟前排观众之间只有一“行”之差,但由于前排观众挡住了自己的视线,因而宛然在他和电影当中形成了一座“山”。这样的换用不仅诙谐幽默,更重要的是达到了巧妙维护自身权益的目的。同样,面对售票厅里插队的人,对列里有高喊:“大家要小心‘第三者插足’啊!”这句话机智而不庸俗,更是让人叹为观止。

    偷梁换柱是比较容易掌握的一种说话技巧,但在使用过程中也要注意一些具体问题。一是要在熟悉替代语的同时,弄清它的本来含义,否则用得不恰当,就有可能反被人认为是真愚真痴。二是要找出替代语与所喻对象之间的相似性,做到这点就不由得它不风趣可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