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坚强地活着,为“明天,再见”!

(2009-12-18 08:49:47)
标签:

明天再见

爱心接力

华中农业大学

电影协会

殷博

校园

分类: 心灵鸡汤

“我每天拥有24小时。我用13小时睡觉,2小时吃饭吃药,2小时做自我勉励和憧憬,2小时看碟看书,另外2小时可能在打针,可是,还是不可遏制地会用1小时想去死……但愿这是最坏的时候,慢慢一切都会变得好起来!”

——摘自家琪的博客

 坚强地活着,为“明天,再见”!

国家琪,华中农业大学2005级文法学院广告专业的一名女生。20082月,她突然感冒,很久不见好转。经过长时间的治疗和检查,确定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即白血病早期。

打开家琪的博客——“梦,可及之处”,笔者想从中多了解一下这个正值青春年华但不幸的女孩。但是翻看082月至今的每一篇文章,似乎找不到她悲观的描述。

家琪说是“很有才”的妈妈让她有保持乐观的潜质。“你说要是这样闷的天气,你就在屋子里闷着,能闷好那该多好呀。”家琪回应母亲道,“我又不是馒头,干扁、硬瘦、黄黄的、湿搭搭的面团楞是能闷成饱满、嫩白、胖乎乎的健康状。”

其实,她明白母亲的担心和心理承受的压力。主治医生始终都在建议她尽快做骨髓移植,但考虑到家庭条件和至少50万的费用,家琪一直没有同意换骨髓。每当母亲还有相关的片刻幻想,诸如:“要是给你吃桃子,吃鳝鱼,吃巧克力……就这么吃下去你就好了。”这成了母女间默契的相互安慰!

家琪一直很坚强,接受治疗的半年来,周围很少一部分人知道她的状况。但是现在她输血越来越多,每月至少要800cc,“每次输血时总是难免要浮想联翩,深感自己是只吸血鬼。”家琪自我开玩笑地说。

2008821日晚,家琪寝室的人聚全了,“真的非常感谢几个姐妹和老师给我的勇气和信心,他们带给我一阵阵温暖……”家琪说。“以前,我是很避讳说她的病情的,因为那还是属于个人隐私,但是不说并不代表大家不关心,有爱心也没处献,有力没处使......”室友晓波说,“和家琪沟通好后,我们决定以自己的力量去筹钱,支持家琪做手术。”

“在大洪水来临以前,建立好方舟,在舞会开始以前,制作好美丽的衣服,在站上舞台以前,摧毁掉自尊心。”这是家琪的朋友夭夭给她的赠言。

“我希望能过正常的生活,因为住院那么久早就不正常了。我需要周围朋友们的帮助,只是想着‘积少成多’,无论什么方法,我都要去做。如朋友杉杉所说‘这是为生命而战’。如此便真的释然了,仿佛新生一般。”我们似乎感受到家琪要战胜病魔的决心和信心。

822日下午,家琪把空了几个月的QQ签名和校内状态改成:亲们,半年药物治疗无效,没想到还是要走移植这一步,筹钱中……我选择活下去。希望大家能帮助我。“改完那一刻,我便真的仿佛获得了无限的勇气,甚至精神一振的感觉。”

朋友们的爱心接力从822日晚10点开始,在校内网上,网络和朋友们号召的力量很强大,同时也有很多家琪高中同学的呼吁,一切都如此迅猛及时……家琪说:“有那么多人和我站在一起,为我加油,我也会越战越勇的。我知道这是一个开始……我会用心努力去做,就像身边的人,就像你们也在用心努力地做一样。”

家琪的室友开玩笑地说,这次为家琪的爱心接力最大收获是好久不联系的朋友都联系上了。家琪过去的同学、朋友、共事或熟识的学长学姐们,甚至儿时就已搬走许多年不曾联系的玩伴,都想方设法地与她取得了联系,“除了振奋和感动外,就是惊喜连连,也牵引着我去怀念那些在一起的时光,而生命仿佛也因此无限延展开去,我会去想每个留言者的样子,就那么跳跃性地变换着一张张亲切的面孔……”家琪似乎是一个聪明、坚强、招人喜欢的女孩子,尽管她说自己时不时地犯糊涂,尽管她很爱哭,情绪化,有时候也会想不开……

每次打开网页,家琪都会重新浏览一下每个人的留言。但她没有一一回复,她说:“每次重新看这些留言,我就会失语,但我的失语不是出于震惊,而真的是觉得‘谢’字此时显得无比苍白无力,就像我和很多人说过的一样。但每一个留言,都牵起我的记忆和想象,化成画面来惦记……”

 

“听不见我的呐喊,阻断不了我的呼吸,我要活着;但我接近生命的终点时,我才发现这是生命的起点。”

——摘自为家琪拍摄的救助电影《明天,再见》的台词

 坚强地活着,为“明天,再见”!

殷博,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的毕业生,为什么他会为家琪拍摄《明天,再见》这部救助电影呢?这还得从半年前说起,家琪是华中农大广播台一档关于电影访谈节目的主持人,当时还是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电影协会会长的殷博导演拍摄的《致命双影》,在武汉8所高校巡回展播。在华中农业大学展播时,殷博作为嘉宾参加了家琪主持的访谈节目。就是电影的缘分,让这两个分属不同高校的学生认识。

目前,殷博在一家影视公司工作,一天他突然收到了家琪的QQ留言,称自己身患白血病需要朋友们的帮助。殷博马上就赶到华农看望了家琪。

“了解她的病情后,考虑的第一个事情就是手术费,但我自己的力量十分微薄啊。我就想到了利用影视的方式将她的事情拍成短片,让更多的人来献爱心。”殷博说。

心中有了构想的殷博马上着手写剧本,但此前他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辞掉工作。“家琪的病情不允许我去抽时间慢慢拍摄。”殷博说。

由于此前是校电影协会会长,殷博就又将大学时的摄像、编剧、演员等召集回来,选择中秋三天在华农进行拍摄。因为两个学校距离远,这个电影班底便在华农附近的小旅社里自费住了三天。

《明天,再见》时长23分钟,在三天内拍摄完成。“这部影片以男女主角两个人不同的视角,讲述了家琪患病前后的一些故事,都是国家琪和朋友的真人真事改编而成的。”殷博说。

“因为家琪是广播台的主持人,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明天,再见。”这句话并不是告别,而是美好的祝愿。”殷博说,这部电影倾注了两个学校学生的力量,家琪虽然身患白血病,大家希望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将爱心传递下去。

殷博介绍,他还和家琪的朋友们为她举办了一台募捐晚会。“家琪在知道自己的病情后,忍受病痛折磨的她不仅没有放弃对生活和生命的热爱,依然以灿烂的微笑面对所有的事情。我自己的成长中也有过迷茫、失落、有过看不到未来的感觉,但家琪让我幡然醒悟,人生是可以微笑着过去的。”

20081018日晚7时,《明天,再见》在华中农业大学景园楼扇形教室里与同学们见面,这是不关于爱和希望的电影,剧情都是根据家琪的“琪人琪事”改编而成,汲取了她和她身边朋友生活的故事,会变成一部集梦想,友情,爱情于一体的校园青春剧,从男女主角的双重视觉讲述了家琪大学里许多美好的经历和心路历程,引来了现场观众的共鸣。

现在最让大家欣慰的是家琪的事情得到了社会大众的广泛支持,江西电视台、武汉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纷纷对此展开爱心接力,家琪也找到了匹配的骨髓,让我们共同祝愿她能早日康复,愿她动听的声音早日通过电波再次飘扬在华中农业大学的校园内,感染更多的人微笑面对挫折和人生!《明天,再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