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然灾害面前应多一些“自然表情”

(2013-04-23 16:09:02)
标签:

知风

雅安

救灾

表情

杂谈

文/知风

 

芦山地震的救援仍在争分夺秒进行。截至22日18时,已有192人遇难、23人失踪、11470人受伤、重伤968人。救援人员还逐村逐户排查救助被困人员,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

 

4.20雅安地震虽然没有5.12汶川地震强烈,但对照震级和烈度,从已知的生命财产的受损程度来看,还是超出了“应有”的范围。这就让人不得不疑惑,雅安地震与汶川地震同处于一条地震活动带上,即龙门山断裂带,为何经历了5.12汶川地震巨大灾难后,在随后的5年中,雅安还有那么多经不起7.0级地震的危旧房屋?

 

笔者不想质疑其中错综复杂的现实困境,只是觉得在自然灾害面前,我们还缺乏一种“自然表情”。即使在这次芦山地震的救援中,已经表现的比以往成熟和理智,但还有不少“表情”是过多地注重了“POSE”。尽管在任何危难之中,寻找鼓舞人心的亮点也可作为力量的源泉,但有些“亮点”毕竟是精神层面的。这些炫目的“亮点”在鼓舞人心的同时,也可能消解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沉浸在“人定胜天”的盲目乐观中。

 

灾难毕竟是灾难,发生地就是一个现场。如果将其比作一个凶案的现场,应该没有多少心思去发掘动人的救援事迹,以及受害者的坚强表情。而面对自然灾害,在不可抗拒之下,不是怕与不怕的精神准备,而是在如何有效救援的同时,发现并记录下除了天灾以外的人为缺陷。此时此刻,害怕才应该是“自然表情”,只有在对大自然的敬畏之下,感到灾难的可怕,才会意识到抵抗和预防自然灾害的重要性。

 

诚然,不少有关救援的消息是让人宽心的,受灾民众吃上热饭,甚至孩子恢复上课,都是人们希望看到的。但与此同时,一些亟待援助的地区的信息,往往因此被疏忽。更重要的是,一些直接造成不应该有的损失的原因,以及这些原因带来的次生灾害,却上不了热点新闻。这不应该是在自然灾害面的“自然表情”。

 

笔者为何纠结于自然灾害面前的“表情”问题?因为这涉及到对待自然灾害的态度,而这种态度有关以后的预防和应对措施。如果面对自然灾害的“表情”始终是“坚强”的笑容,始终是各种“重视”下的“挺得住”,那么,在这种“来者不惧”的大无畏精神下,似乎就没有多大的必要在自然灾害中,总结和思考今后预防和应对措施。这可能也是5.12汶川地震5年后,雅安经受不住7.0级地震的教训。而在地震频发的日本,据说是把7.0级地震当玩儿似的。

 

这当然涉及到灾后重建和处在地震活动带上的居民的安置问题,其中有大量有待解决和落实的实际困难。但是,在每次自然灾害发生时的“表情”中,过分的“从容”必然带来之后的“淡定”。自然灾害面前应多一些“自然表情”,只有在自然灾害面前感到害怕,才能在心有余悸中痛定思痛。

 

自然灾害面前的“表情”,有关对自然灾害的态度,涉及到灾后的实际行动。因此“各种煽情,各种你坚强他挺住”的“表情”,都“不如去多垒几块砖造造结实的房子来的实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