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好!“延退”只是人社部的“研究项目”

标签:
知风人社部延迟退休养老金必然趋势《人民日报》杂谈 |
http://s14/middle/612a923fgc30bfef8d32d&690
文/知风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的确在对“延迟退休年龄”展开研究以为国家提出相关建议,但进行政策研究不代表现行退休年龄规定即将更改。事实上,早在2005年,当时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就进行过此类研究。(6月20日《人民日报》)
每一次的“延退之争”,不但引起了舆论热议的漩涡,而且触动了社会各界的神经。从2010年至今,人社部官员就“延迟退休”一事的表态依次是“正在研究”、“暂时不会调整”,直到“是一种必然趋势”,并将“适时提出”政策建议,让人觉得“延迟退休”已经到了势在必行的地步。
这一涉及到全社会利益的,有关国计民生的大事,随着人社部的“据理力争”,引发了社会几多欢喜几多愁的强烈反响。加之某专家预测:“2013年,全国养老金缺口将高达18.3万亿元”,足以让公众从不明就里的担忧,变为无法抗拒的恐慌。因为,当前我国全年财政收入也就是10万亿,养老金缺口高达18万亿多,这么大的窟窿,不用“延迟退休”来平衡收支,怎么能填得上?于是,“延退之争”牵出了养老金还能不能按时足额发放,社会保障制度还可不可以信任等有关社会稳定的问题。
对如此强烈的社会反响,人社部可能是始料不及的。特别是人民日报《中国养老金不会缺口18.3万亿元》一文,“谢绝”了人社部对“延迟退休年龄”展开研究以为国家提出相关建议的良苦用心。迫使人社部在“延迟退休”一事上,从原来的“是一种必然趋势”的强硬口气,转变为“不会在近期立刻实施”的婉转表达。
有人认为,要感谢人民日报明确了《中国养老金不会缺口18.3万亿元》。但笔者以为,首先要感谢某专家“2013年,全国养老金缺口将高达18.3万亿元”的“预测”,如果没有这样一个足以触痛社会神经、引起社会恐慌的谎言,不少人还会对人社部的“延迟退休年龄”寄予僧多粥少的同情。假如明年全国养老金就要面临18.3万亿元的缺口,“延迟退休”不仅“是一种必然趋势”,更应该是刻不容缓了。而现在看来“钱”不是问题,那么,人社部的“延迟退休年龄”,只是要为国家提出相关建议而展开的研究。
那么,人社部以为国家提出相关建议而对“延迟退休”展开的研究,究竟是有关国计还是民生?舆情对“延迟退休年龄”的反响足以代表民生的切身利益,而国计又何尝不是为民生制定的呢?如此的国情之下,人社部怎么能拿“延迟退休”的“研究项目”进行社会“试水”?现在,连出来搅混水的某些专家的养老金“入不敷出”论都被党报一口否定,人社部还能为国家提什么更好的相关建议?
不过,通过这一轮“延退之争”,至少让人社部提高了对“延迟退休”社会后果的认识。他们既注意到了“改革退休年龄涉及每位职工的切身利益,不同群体的意见往往很不一致”;也意识到“延迟退休年龄不仅关系经济发展,更关乎公平”。因此,人社部有关负责同志明确表示,如果要启动延迟退休年龄的改革,肯定会深入论证,并广泛听取社会各方的意见,充分考虑不同群体间的公平公正,在逐步达成共识后再实施。这无疑可能当做人社部对“延迟退休”的研究成果。
相关新闻链接:http://news.qq.com/a/20120620/0001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