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房租如果是“绿豆”,问题就简单了

(2010-07-05 10:35:07)
标签:

知风

房租

房价

房产

绿豆

黑手

杂谈

    已推荐到媒体,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发表在红网》《长江网首页》《汉网专题》《央视网社会》《天府时评》《东方纵横

                凯迪-猫眼看人凯迪中途岛-热点推荐人民网天津视窗》《中国网

                新华网》《新浪新闻中心新浪二手房新浪房产》《新浪租房》《腾讯财经

                腾讯蓝房网》《新民网腾讯大秦网》《中国新闻网网易新闻中心

                网易房产》《中金在线》《华媒网中国财经信息网》《华夏经纬

                中国宁波网》《北方网》《房博士》《和讯网北国楼宇》《搜房网大众网

                紫荆网肥城房产网》《秦皇岛新闻网揭阳新闻网》《房政在线

                名城房产网》《海力房产网》《连网》《淮安房产网半岛网》《九江新闻网

                中国房地产网络门户》《乌鲁木齐在线》《中证网四川房地产网

                 中国广播网》《中国日报网》《奥一网》《北辰地产网中国经济网

                365地产家居网北京经济信息网》《云南房网》《365房地产网

                百楼网》《客家房产网绿色建材网》《四川新闻网》《法邦网》《阿福台

                抚顺房产网》《贾旺网江西地产网》《地方热线》《中国青年网》《中原楼市

                河北新闻网成都房地产网》《九江新闻网》《中国济公网》《渤海网

                中国证券网》《沈阳网

 

看了央视网07月04日发表的《新闻1+1》:房租,又一个“绿豆”?心情十分沉重。这期《新闻1+1》把房租和“绿豆”作了联系,而加了引号的绿豆是一个关于物价暴涨的事件。但暴涨的房租如果真和“绿豆”一样,我的心情就不会如此沉重了,因为“有关部门就通报多起囤积哄抬农产品价格违法案件的查处情况,通报显示,多家企业存在串通涨价、哄抬绿豆、大蒜价格行为,被处以两万到一百万不等的处罚。”所以对囤积哄抬物价只要有惩处手段,就有望得到制止。但对暴涨的房租,也能像对绿豆、大蒜一样措施强硬,令行禁止吗?这就要看对暴涨的房价是不是“药到病除”了。

 

    现在的房价正常吗?也就是说符合普通国民的消费水平吗?答案是否定的。对畸形的房地产市场,不管政府还是百姓都意识到已经成了社会难题,国家也多次出台了调控政策,但收效甚微。为什么?这大概只能理解为房地产是支柱产业,而绿豆、大蒜不是。租房市场是购房市场延伸出的一个市场——都是解决居住问题的。消费者对购房和租房的选择,不是消费理念的选择,而是消费水平的限制。一个关于实现居者有其屋的生活必须的购房市场,能以畸形的状态发展壮大,成了投机者的淘金之地,由其延伸出来的租房市场无疑会被复制。《新闻1+1》指出:“在大城市里面租房住的租客们就已经感受到了不断攀升的房租,那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会不会也像绿豆一样,有幕后的黑手呢?”如果在物价暴涨的背后一定存在“黑手”,那么房租背后的“黑手”不仅限于与“绿豆”类比,是不是也同样可以认为:对暴涨的房租,会不会也和房价一样,有幕后的“黑手”呢?两只“黑手”的区别在于,一只是可以斩断的,一只却到现在还没有收手。而房租的暴涨究竟会类同于哪一只“黑手”,不是我们的愿望所决定的。当然,房租如果是“绿豆”,问题就简单了。

 

    笔者不想赘述《新闻1+1》透露的房产中介在租房市场的种种炒作手段,这在购房市场已经不算新发明了。让我感到无望和内心疼痛的是:“在北京,现在平均的大学毕业生工资不到两千五,可是房租平均达到快两千八,两千九,甚至三千了……”(07月04日《央视网》)。曾经在讨论高房价问题时,许多不食人间烟火的专家学者和高高在上的房地产开发商,轻飘飘地说,年轻人买不起房是正常的,可以先租房。笔者对此早有预感,曾在《房租涨价:祸根不除必有恶果》一文中提出:“买不起房的是占社会绝大多数的工薪阶层,如果都愿意把解决住房的目标转移到租房上,房子的租金必定大幅增长;如果“80后”一代也愿意在租赁屋里结婚的话,也就是说丈母娘们也同意把女儿嫁给无房的女婿,那么租房市场就会出现像购房市场一样的局面。”这并非不幸言中,而是从购房市场的现状很容易预测租房市场,因为二个市场面临同样的需求,要解决的是同样的问题,所以具备上演几乎同样强取豪夺的悲剧的客观条件。然而,从调控房地产市场的举步维艰来看,凭什么去指望会有一个规范的租房市场?人们要得到住房,无非通过自建、购房、租房来解决,而在前二种方式根本无望的情况下,剩下的租房方式也高不可攀,那么,像平均工资不到两千五的大学毕业生,面对高达两千八,两千九,甚至三千的平均房租,谁能给出一个解决办法?这难道还不是严重的社会问题?

 

    而真正的问题严重性在于:无论是购房市场还是租房市场,都是市场行为,从房价在屡次调控下没有明显下降来看,对租房问题也难有像对待绿豆、大蒜一样行之有效的措施。更令人担忧的是,如果在租房市场存在购房市场一样的炒作“黑手”,其投入资金更少,参与的人就更多,高价同盟更大更稳固。要像对付炒作绿豆、大蒜一样来打击房租的暴涨,即使可行,但政策会面临尴尬:如果能用对付炒作绿豆、大蒜一样来打击房租的暴涨,为什么不早用同样的办法对付高房价?这不是狡辩,而是想说明为什么被实践证明肯定的市场经济,在我们的现实社会中给民生带来了难题?市场经济让我们看到的似乎是资本博弈的毫无人性。诚然,市场经济是以利润最大化为追求目标的,除法律法规外,很难增加道义的限制,对所谓的市场“幕后黑手”多数也是道德意义上的谴责,因此显得软弱无力。那么,为何这种市场经济的产物,在带来所谓的经济发展的同时给民生带来了如此灾难?这不得不要拷问这种市场经济依赖的社会背景。

 

    我们知道,劳动、创办实业、投资是社会的基本创富模式,只有在这三种致富模式都具备致富必然的时候,人们才会依据自身条件从事其中一项或多项,社会才会有序进步。但事实是,很多人辛苦工作一辈子所剩无几,相反地,很多根本不踏实工作的人,仅仅靠炒房、炒股就成了百万富翁。如此鲜明的对照,我们还会对人们对投资的趋之若鹜不可思议吗?从经济层面来说,地方政府热衷于土地财政,这种“致富模式”如果说也是劳动的话,只有解释为权力运作之劳了;从精神层面来看,许多地方政府致力于挖祖坟,争夺历史名人,也是在祖宗的家业上“啃死人骨头”。权力可以屡屡在寻租中致富,如此的示范作用,给社会普通群体树立了什么样的致富观?何谈致富过程中的社会道德抑或社会责任?这就难怪许多人见钱眼开,一个个“投机倒把”似的。一旦劳动不能致富,大小资本都转向投资,到最后必然出现越来越少的社会资源被越来越多的人哄抬炒作,还能不越来越高吗?其结果正如《南方网》社论指出的:“从经济上讲,一个国家过度依赖非生产部门,缺乏实体经济的支撑,无疑是在累积泡沫;而从社会的角度讲,如果一个国家的多数人热衷于虚拟经济,都寄希望于在资本市场一夜暴富,投机、浮躁的心理成为社会的主流意识,这样的民族前途何在?”而租房市场的房租暴涨,就是希望在资本市场一夜暴富,投机、浮躁心理的具体表现,不管其中有“黑手”还是“白手”,能获得暴利就是“高手”。而房地产市场能够在高的离谱的房价上屹立不倒,租房市场在这颗大树上萌一个枝丫又何尝不可?所以,把房租的暴涨和“绿豆”相比,实在是忘了房地产市场杀出的致富捷径。只要有高房价这个范本在先,任何有关房子的交易市场,都无法脱离早已形成的暴利窠臼。而一个踏实工作难致富的社会,只会引导人们在投资中投机取巧,而试想在这种投机取巧行为中附加社会道德和责任的色彩,恐怕只能成为美丽的梦想,所以才有了高房价下的高房租,大蒜后的绿豆。因此,不能再孤立地把高房租和“绿豆”相提并论了。

 

    相关新闻链接:http://news.qq.com/a/20100704/000294.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