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不是拆学校,是“交学费”

标签:
知风样坂小学拆除败家子学费杂谈 |
本文在《汉网时评》刊出
文/知风
福州市台江区内一所投资1500多万,刚刚完工的现代化小学即将面临拆迁。有网友称这所使用不到两年的祥坂小学是“史上最短命”的学校。(据1月26日中国广播网报道)
这是一件很了不得的事情吗?未必!体制内的“家规”告诉我们:不管决策失误造成的后果多么严重,只要当事人没有触犯法律,相关部门总会不痛不痒地以“好心办坏事”或“交学费”为由,轻描淡写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且这次是把1500万砸在学校的建迁项目上,这学费就更名副其实、理直气壮了。
有的项目建了拆,拆了再建,浪费了大量得人力、物力和财力,结果被百姓斥之为“败家子项目”。1500万惊煞了纳税人,那是多少人的血汗钱啊!但对于“败家子”们来说是绝不会心疼的。如果把这钱花在出国考察上,公车消费上,公款吃喝上还不是九牛一毛?能造出一个实实在在的学校,这笔“学费”还是见到过一点成绩的。“使用不到两年”,嫌时间短吗?不短了哦!政绩是一年一考核的,没有政绩脸上是没有光彩,创造不出新的政绩,老政绩就是可重复使用的资源,这才是改革创新精神,一年一个样,旧貌换新颜。何错有之?
笔者十分同情这些被指责的人,是民众太把现在的官员当“官员”看了。官员也是人,别以为他们号称是百里挑一、千里挑一的社会精英,只不过是运气好一点,奋斗目标明确一点,手段得当一点而已。或许他们把全部的精力花在投机钻营、升官发财上,在其他事情上的智商还不一定及得上一个普通老百姓呢,否则怎么要整天开会学习,甚至到国外去“交学费”呢?
骂他们是“败家子”也是不公平的,古训言:慈母多败儿。历来败家子都是出在大户人家,而且是没有家教的人家。现在这些掌握着权力的时代宠儿,挥霍着衣食父母的血汗钱,但谁能够管束他们?所谓“宠子不孝”大概就是这个意思。所以,要责怪这些缺少“家规”造成的“败家子”,还不如找找“家规”的问题;又因为他们不学无术把屁股当脑袋使用,看来“学费”是有得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