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虽是灾难也兴奋
(2009-11-24 14:23:30)
标签:
知风2012进口片兴奋娱乐 |
本文在新浪『文化漫谈』由版主版主心结和静置顶
本文在《汉网时评》刊出
文/知风
因为博客对博文的标题做了字数限制,所以这篇文章的标题显得不明不白。如果把标题写完整了就是——美国好莱坞《2012》是一部灾难片,但还是让国人兴奋了。哦,确实长了点。
截至11月18日零时,上映仅仅5天的《2012》在国内票房已经突破1亿大关。5天票房过亿,这一蹿升速度位居中国电影史第四位,破亿速度仅次于《赤壁(上)》、《建国大业》和《变形金刚2》。如此票房奇迹,不单单因为该片有好莱坞“灾难片大师”罗兰·艾默里奇作招牌,也不只是受《独立日》和《后天》的影像印记影响,还有人们对“世界末日”的猎奇……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2012》被国内舆论视为华人在好莱坞的“翻身”,华人在此片中一改呆板笨拙形象,成为拯救世界的角色。一时间华人形象崛起的舆论甚是高涨,挠得人心痒难耐一定要看个究竟。(11月24日《中国青年报》)
据有幸先睹为快的朋友说,《2012》是唯一没有剪辑过的进口大片。到底有没有剪过我不在乎,但我愿意相信,因为影片中出现了中国人的“光辉”形象肯定不是加进去的,美国人重视中国人的影片是不多的,剪了任何一段是可惜的,也是对导演罗兰·艾默里奇的不领情。
为了体会这份兴奋,享受这份自豪感,我特地在网上浏览了这部片子。原本还以为能在片子从头至尾看到同胞的智慧和力量,在这场大灾难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没想到在片子的最后只是看到了把建造诺亚方舟的任务交给了中国。不愧是罗兰·艾默里奇,在危急之中还没有忘记中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但他更没有忘记中国技术上的差距,这么先进的一个方舟,最后因为一个电线故障,竟然连门都关不了,还是一个外国人仅凭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拯救了全船人。不过这没关系,美国发射火箭还爆炸过的呢。算了,难得的兴奋,咱不计较这些。
有人说,国人的要求真的不高,哪怕是在一个子虚乌有的故事里露一下脸也会兴奋不已。我不认为这样。影片虽然是虚构的,但情节的设计是有逻辑性的,安排的角色也是有根据的。电影中科学家是印度和美国人,英雄人物是美国人,工人是中国人,安排的多合理啊,现实中的产业链不正是这样的吗?我觉得最值得我们自豪和兴奋的是在这样一个毁灭人类的灾难中,才不可缺少地出现了我们中国人,而且是中国人的诺亚方舟救了许多外国人。这一点我们应该有记忆的,在“5.12”大地震中我们才看到了“不要搭理陌生人问话”、“不要扎堆聊天”的中国人表现出惊人的凝聚力,出现了一个个感人肺腑的事迹。中国人的了不起就了不起在危难之中显真情——不要看我们平时那么沉默。
所以我认为《2012》是一部值得我们自豪和兴奋的影片。在我们有时候还看不大清自己的时候,就需要外国人来评介肯定一下,我们从来是很在乎评介的。当然也请外国友人客观公正一点,如果你们的评介和我们的自我评介严重不符,我们也会很生气的。请记住哦,以后多拍一点这样的影片,知道好莱坞是很注重票房的,中国至少人很多。在一锅大杂烩里,多放一小勺味精,我想,成本不会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