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逗你玩的

(2009-09-23 15:01:40)
标签:

知风

幽默

荒诞

搞笑

娱乐

文/知风

 

刚刚在凯迪网看到一篇《气死99名语文老师的作文》,想起去年在腾讯空间为了活跃“五一”气氛所写的一段幽默搞笑文字,今也拿出来晒晒。请各位看官不要见怪,本博主玩的不是文字,是寂寞。觉得无聊就当是打酱油路过的。逗你玩的

 

张三婚后生了一对儿女,没想到十五年后又添了一个儿子。奇怪的是这小子不知是什么投胎,聪明的出奇,六个月就咿呀学语,八个月会走路,一岁多一点已经唐诗宋词读的有声有色。三岁那年吵着要他父亲给他买字典。张三想,这小不点要字典有什么用,随手拿了一本成语词典哄骗他。结果从此改变了小家伙的说话习惯:比如母亲叫他看看父亲是不是在睡觉,他去房间一看,父亲睡的正酣,就回答母亲:老爸已经寿终正寝了;又如:父亲问他妈妈怎么还不来吃饭,他去门外张望,母亲正在院子外散步,他就去告诉父亲:老妈早就红杏出墙了。

 

从此,不管家人和邻居有事没事都逗他说话,听他满口成语似是而非,一本正经的样子都忍俊不禁。小家伙六岁那年的“五.一”节,一家五口去了乡下的爷爷家,回来后,张三想:何不试试儿子的写作能力,就让他写一篇“五.一”游记。第二天,小家伙就把作文交到父亲手上。

 

“五.一”游记

 

稍纵即逝的“五.一”节到了,昨晚还月黑风高、风声鹤唳,今天却朗朗乾坤、天高气爽。一家人如梦方醒就争先恐后地从自己的房间蜂拥而出。父亲早就在厨房班门弄斧准备早餐,哦,今天我对他要刮目相看了:一身西装革履、油头粉面而且得意洋洋。父亲虽然长得獐目鼠眼,但我不会忘了他的养育之恩,始终感到他的和蔼可亲;母亲就比较自私自利,光顾着梳妆打扮、涂脂抹粉,虽然是半老徐娘倒也风韵犹存;最让我看不惯的是姐姐,满脸雀斑却要欲盖弥彰,东施效颦弄得妖形怪状,我知道,她这样的花样年华无非是想招蜂引蝶罢了;还是哥哥循规蹈矩,穿着依然如故,仅仅脚上的皮鞋鸟枪换炮,亮的让我头晕目眩。我还是我行我素,拿上玩具手枪耀武扬威、虚张声势,一付小人得志的模样。

 

一家人聚集一堂共进早餐,一阵狼吞虎咽后个个中饱私囊。我们刻不容缓地倾巢出动,随着身后的大门被父亲关的怦然心动,我蓦然回首,只见人去楼空,不免心中依依不舍。

 

我家的“奇瑞QQ”安然无恙地在那里守株待兔,母亲理所当然在前排正襟危坐,由于后排只剩弹丸之地,身高马大的哥哥无法鸠夺鹊巢,父亲让他另辟蹊径,相约殊途同归,我们才得以丢卒保车。

 

父亲轻车熟道,很快融入了车水马龙,并与一辆“宝马”并驾齐驱,吓得路人抱头鼠窜,异口同声骂我们狐假虎威。母亲钻心致志在按图索骥,生怕父亲南辕北辙,父亲趾高气扬的说,只要重蹈覆辙就能水到渠成。突然发现前面正在明修栈道,父亲为了不至于半途而废,只能转弯抹角暗度陈仓。当我们行驶到山穷水尽时,终于看到了前面的世外桃园。

 

这就是爷爷安营扎寨的地方,为了迎接我们这批不速之客,爷爷早已给老宅添砖加瓦,装饰的蓬荜生辉。父亲把车寄人篱下后,急忙给爷爷奶奶鞠躬尽瘁。爷爷虽然老态龙钟但却鹤发童颜,只是有点沧海桑田的感觉罢了;奶奶尽管有点卑躬屈膝,但还是神采奕奕,白发苍苍但疏而不漏;表哥也不期而遇,在一旁嬉皮笑脸,一付玩世不恭的样子。

 

进了客厅一看,不禁让我瞠目结舌,客厅后面曲径通幽、别有洞天,后面一排厢房可谓狡兔三窟。屋内装饰雕梁画栋、精益求精,我在想,如此精雕细琢难免藏污纳垢,在洗心革面的时候一定要汗流浃背了。当然,我是庸人自扰,想必爷爷一定会请人越俎代庖的。

 

父亲和爷爷正在促膝谈心,久别重逢当然意味深长;母亲已经人走茶凉,孤注一掷去楼上休养生息,并且门窗紧闭生怕东窗事发。我也事不关己乘机逍遥自在。

 

表哥早已蠢蠢欲动,为了款待远道而来的亲人,要准备一顿标新立异的午餐,所以带领我们哥俩穿过羊肠小道进入深山老林,尽管不能抓到豺狼虎豹也可以逮一些飞禽走兽。出人意料的是林子里鸦雀无声,面对空空如也的树林,表哥气得捶胸顿足、指桑骂槐。无可奈何之下表哥只能到林间的小溪边引蛇出洞,也算是野味,勉强可以滥竽充数。

 

从树林回来后,表哥又到院子里落井下石,说是要赶出井底之蛙生擒活剥。无奈菜肴还是屈指可数、寡不敌众,表哥杀气腾腾地说:实在不行就狡兔死走狗烹。霎那间,院子里鸡飞狗跳,尘土飞扬。

 

一桌色彩斑斓的荤素菜肴星罗棋布,男女老少早已四面埋伏,唇枪舌剑之下一盆盆汤菜都水落石出,我因囊中羞涩,三顾茅庐后只见那一大碗蛇羹已经不翼而飞,只见父亲喝着残汤剩羹还津津有味;母亲已经不像一个良家妇女,张牙舞爪、蚕食鲸吞,不料脖子上的珍珠项链和白玉挂件骨肉分离,颗颗珠子掷地有声散落一地,父亲只好五体投地如数家珍,经过父亲的鬼斧神功,母亲的项链终于珠联璧合完好如初。母亲对此赞赏有加,父亲更是投其所好,俩人一唱一和,一派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满园春色。

 

桌上早已杯盘狼藉,任众人再贪得无厌也个个酒足饭饱江郎才尽。大家功成身退,父亲和表哥收拾残局。爷爷很是谦虚谨慎,唯唯诺诺地说招待不周希望各位宽宏大量,母亲反唇相讥厚颜无耻地说:老人家已经竭尽全力,我们怎么会吹毛求疵,希望再接再厉,反正后会有期。我听的目瞪口呆,母亲哪像大家闺秀,分明是河东狮吼。

 

眼看着日落西山,我们准备打道回府。爷爷奶奶把我们送到门口老泪纵横,父亲也是一付生离死别的表情。母亲前去安慰二老节哀顺变,今日相见已是三生有幸,只要无所事事一定会再来登门拜访。爷爷知道这个媳妇一向信口雌黄,也就置若罔闻,只要儿子一家安居乐业,他也死而无憾了。

 

我们一家来到小汽车边鱼贯而入,父亲发动汽车扬长而去。突然想起怎么没有看见哥哥,哪知道他早就背信弃义、认贼为父,和黑车司机狼狈为奸,抛弃了我们逃之夭夭。

 

就这样,一个快乐的“五.一”一去而不复返了。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