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根本环节报告让人全力杂谈 |
分类: 时评 |
敬老院工程堪比“修长城”?
温州市平阳县鳌江镇西湾社区有137位孤寡老人,敬老院却只有20张床位,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一位好心老板出资100万捐建敬老院帮助老人安度晚年。2009年7月敬老院正式开工,原定建设工期8个月,但4年过去了至今尚未完工,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钱江晚报》8月28日)
原定8个月工期却拖完4年还未竣工,个中缘由让人匪夷所思。修建敬老院是解决老人老有所养、安度晚年的公益工程,不管对民政部门还是基层政府来说都是得民心的好事,都应该全力把好事办实,可这敬老院偏偏像诸葛亮的借条—遥遥无期!4年说短不短,说长也不长,但对于渴望有个“家”的孤寡老人来说却是漫长的。4年修不完一所敬老院,对于一个基层政府来说可以算是不负责任的,说出来都觉得颜面扫地。这样一个民心工程为何会处处受挫,究竟是建筑公司的问题还是基层政府的问题,阻碍工程完工的症结究竟在哪儿?
据了解,2012年9月,鳌江镇政府给平阳县政府打报告要求解决工程一拖再拖的问题。该报告对工程延误的原因归结为施工图纸更改、政策处理、自然天气恶劣、施工单位自身问题等。笔者倒是有兴对这些原因进行一番推敲,是谁改了施工图?为啥要改?政策瓶颈出在哪个环节?自然天气问题想必在施工工期里面是考虑了的吧?所以,细想下来,这个报告的最大问题就是推诿责任,似乎所有的原因都与己无关,把自己置身事外。
就拿这施工图纸更改来说吧,想必与4年换4个主要领导不无关系吧。比如,原先说好要盖两层,来了一位新领导,马上就扩大规模为三层;之后又换了一位新领导,怀疑工程款存在问题,又耽误了一段时间。定好的工程,咋领导说换就能换呢?不用经过主管部门的审批么?还是主管部门也只是个摆设?这里面很深层次的原因就是决策机制不健全。一把手干预工程居然是理所当然,“拍脑袋”决策、“拍屁股”走人发挥得淋漓尽致。
对于未批先建、设计变更未经同意等政策性问题,作为主管部门的民政机关怎么没有发挥监督管理的作用呢?工程的设计变更不仅仅是一把手想变就变的,这里面涉及到工程造价的增加、工期延长等问题,所以监管不力也是症结所在。至于那负责项目的工作人员因人员变更而造成的对项目的业务、知识、有关程序看不透、吃不准等问题显然也不是问题,因为人员变更也有个交接吧,不至于熟悉一个业务知识需要几年?
因此,决策机制的不健全和主管部门的监管不力才是造成敬老院工程一拖再拖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