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惊讶走自己的路正确看待职业素养人才杂谈 |
分类: 时评 |
“大专及以上学历,专业不限,工资1600元……”近日,广西一家报纸刊登了一则城管招聘启事,几天后,毕业两年、25岁的小韦持清华大学本科文凭,前来报名,面试笔试均考了第一,最终被录用。对小韦的做法,有人叫好,“高文凭帅哥,亲和力肯定不错……”有人质疑,“这么难的工作,他可能做不久的。”小韦则说,“没什么,从基层做起。”(《北京晚报》,8月6日)
对于有着清华本科毕业生这个金字招牌的小韦去当城管的事儿,网友们直呼“让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读书读傻了吧?”、“最大的浪费就是人才浪费”、“清华毕业生当城管,暴残天物”……想想之前卖猪肉的清华生、卖馒头的名牌大学毕业生,所得到的评价几乎一致。也许,在人们的观念里根深蒂固地以为清华也好、北大也好,这都是金子招牌,想必是各大企业挑选人才的摇篮吧。其实不然,就读名校只能证明你高考成绩考的还可以,至于能否在名校学有所成都还不一定吧,更别说毕业了进入社会就一定是个高人一等的人才?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作为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来说本来就压力山大,工作经验少、应变能力差、竞争压力大、挑肥拣瘦等等缺陷一直是个伤疤。名校毕业生并不一定就意味着高就业率,相比于一些专技类学校,可能还差一大截呢。前不久网上也有人抱怨白领的工资还不如农民工呢,但反过来一想,人家在风吹日晒地干活你却躲在空调房里鼓捣鼓捣打印机、收发收发电子表格,谁付出的辛劳和汗水多一点?所以,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吧,在就业面前,态度和职业精神很重要。不能仗着“金子招牌”就眼高手低、挑肥拣瘦,唯学历是从的人才评价标准已经成为了过去式,更多人在意的是能否吃苦耐劳、能否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人。
在回过头来说说大学生当城管这事儿。城管,一个在大多数人眼中外在形象和印象并不怎么好甚至有点让人讨厌的工作,能够直面挑战、敢于从基层起步的小韦选择当城管,不管他是出自无奈还是基于对自身定位的深思熟虑,起码他已经将“清华”二字抛在了脑后。工作不分贵贱,城管也一样,干的好的自然也会得到人们的尊重。所以,正确看待就业和择业,别把所谓的“清华”等金子招牌时刻挂在嘴边,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