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词选20首(十)——《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020-07-31 19:41:30)永遇乐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注释】
京口:古城名,故址在今江苏镇江市。三国孙权曾在此建都,后迁建业。 北固亭:北固楼,在镇江城北的北固山上,下临长江。
孙仲谋:孙权,字仲谋,三国时吴国的君主,首置京口镇。
榭:高台上的建筑物。
风流:指英雄业绩。
寻常巷陌:普通街巷。
寄奴: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小名,他生长在京口农家,小时家贫,后做了东晋的将领,出兵北伐,先后灭南燕、后燕、后秦,一度收复洛阳,长安等地,官至相国,后推翻东晋,自立为帝。
想当年三句:赞扬了刘裕亲北伐中原的气慨和成就。
元嘉: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刘裕的儿子)的年号(224—253)。
封狼居胥:原指汉大将霍去病追击匈奴至狼居山,并登山筑坛祭天,以告成功之事,后来指开拓疆土,建立战功。封:古代在山上筑坛祭天的仪式。狼居胥:古山名,《汉语大词典》的说法大概是今蒙古乌兰巴托东侧的肯特山。一说为“狼山”,在今内蒙古。
赢得:剩得,落得。仓皇北顾:在仓皇败退中回头北望追兵。
四十三年:此词写于开禧元年(1205)作者出守京口时,上距词人绍兴三十二年(1162)南归,已四十三年。
路:宋朝的行政区域名称。扬州属于淮南东路,其治所在扬州,故称“扬州路”。
可堪: “岂堪”、“哪堪”,即怎能忍受得了。堪,忍受。
佛(bì)狸祠:古祠名。遗址在今江苏六合县东南的瓜埠山上。元嘉年间,南朝宋文帝刘义隆也在京口主持了北伐事,草草出兵,结果大败。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字佛貍 )拓跋焘乘胜南下至京口附近,并在京口对面山上修建了一座行宫,即后来的“佛貍祠”。
神鸦:飞来吃祭品的乌鸦。社鼓:社日祭神的鼓乐声。
廉颇:战国时赵国将领,善用兵,晚年被人陷害而出奔魏国,后秦攻赵,赵王想再用廉颇,怕他已衰老,派使者去探看。廉颇的仇人贿赂了使者,要他回赵后说廉颇的坏话,使者回赵后,就捏造廉颇虽老,饭量还很大,但一会儿工夫就上了几次厕所。赵王听后认为廉颇已经不中用了,便不去召他回赵。事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
历经千古的江山,却无处去寻找孙权那样的英雄了。当年的歌舞楼台还在,可风流人物却在风吹雨打中消散了。斜阳照着长满草树的普通街巷,人们说那是寄奴刘裕曾住过的地方。想当年,他指挥千军万马,率军北伐,气吞万里,势如猛虎。
元嘉年间,刘义隆草率出师,想再封狼居胥山建功,结果落得北望敌军而仓皇逃窜。四十三年了,遥望中原,仍记得当年扬州路上烽火杀敌的情景。往事不堪回首,而今佛狸祠前,竟神鸦鸣噪,社鼓喧闹!有谁来问:廉颇老将,饭量还好吗?
【简析】
这首词是宋代豪放派的代表作,作于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当时,大权在握的韩侂(tu)胄(zhòu)主持北伐,辛弃疾于嘉泰四年(1204)被派任镇江知府,戍守江防要地京口( 今江苏镇江) 。辛弃疾到任后,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提出了有益的建议。韩侂胄听不进劝告,开禧元年(1205),把辛弃疾调离镇江。时年六十六岁的辛弃疾,怀着沉重的忧虑和满腔悲愤,登临京口北固亭,写下了这首怀古词作。
词的上片即景生情,由眼前之所见,追念于京口建立起功业的孙权、刘裕。先是对孙权的赞扬。“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开篇扣题,登临北固亭,眼前千古江山依然,可是却无处寻觅英雄孙权的去处。孙仲谋即孙权,孙权字仲谋,三国时吴国的君主。其英雄事迹:曾在京口建都,后迁至南京,建立吴都,割据东南,赤壁之战时,与刘备联合,用周瑜为帅,以弱胜强,大败曹军,坐镇江东,确保国土不受侵犯。“英雄无觅”是无觅英雄的倒装,给人一种英雄不再、后继无人之感。词人的目光落到周围“舞榭歌台”上,想寻觅英雄人物的痕迹,结果发现现在只剩“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风流人物也被历史的风雨吹散,已无迹可寻了。词人表达对孙权的赞叹,也隐含他对当时统治者偏安江南的不满。那么,在京口除了孙权,辛弃疾心中还有别的风流人物吗?词人放眼望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词人的视线转移到夕阳下绿荫掩映的一条寻常陌巷,这里之所以引起词人的关注,听说那里曾经是大人物寄奴生长居住过的地方。这几句使人有一种“英雄莫问出处”的感觉,因为词人辛弃疾曾受到“北人”身份的影响。那寄奴何人?寄奴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小名,他生长在京口农家,后做了东晋的将领,两次出兵北伐,一战收复青州,再战而复关中。因此词人以“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三句收束了上阙,写出了南朝宋武帝出师北伐,横扫敌军之势,其军威之盛、气势如虹,表现出其由衷的仰慕,也表明其抗金北伐的主张。同样是一国之君,可我们的皇帝呢?恐惧金兵,苟且偷生,词人在表达对刘裕的赞叹的同时,也暗含着对南宋统治者的惋惜。
下片词换头三句“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是在借古讽今。元嘉是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刘裕的儿子)的年号(224—253)。
这首词兼有怀古、忧世、抒志等多重主题。紧扣题旨多处用典,关和时事,含蕴深刻而贴切自然,写得豪壮悲凉,激昂磊落,饱含浓郁的爱国思想,是辛弃疾代表词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