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词选20首(九)——《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
(2020-07-28 21:18:31)贺新郎
【宋】辛弃疾
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
老大那堪说。似而今、元龙臭味,孟公瓜葛。我病君来高歌饮,惊散楼头飞雪。笑富贵、千钧如发。硬语盘空谁来听?记当时、只有西窗月。重进酒,换鸣瑟。
事无两样人心别。问渠侬:神州毕竟,几番离合?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正目断、关河路绝。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注释】
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辛弃疾与陈亮“鹅湖相会”之后,曾写《贺新郎·把酒长亭说》(见【后附】)一首寄给陈亮。陈亮很快就和了一首《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辛弃疾见到陈亮的和词以后,再次回忆他们相会时的情景,写下了这首词。同父:即同甫。辛弃疾好友陈亮,字同甫。
老大那堪说:陈亮《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首句为“老去凭谁说?”这里“老大那堪说”正是一种答和之意。老大:年纪大。那堪:“那”通“哪”;堪:能,可。
元龙:三国时的陈登,字元龙,性格豪爽,不在于求田问舍的忧国志士。臭味:意气相投。孟公:陈遵,字孟公,杜陵人,西汉时期性格放纵的好客豪侠。瓜葛:指关系、交情。词中用“元龙”、“孟公”这两个陈姓豪爽之士以比陈亮,以“臭味”,“瓜葛”表明辛弃疾与陈亮的志同道合。
硬语:这里指慷慨激烈直言之语。盘空:横空盘旋,响彻云霄。韩愈《荐士》有诗句:“横空盘硬语,妥贴力排奡(ào)。”
渠:他;侬:你。均系吴语方言。渠侬:指南宋当权者。
神州:中原。毕竟:有究竟之意。
离合:分裂和统一。此为偏义复词,谓分裂。
汗血:汗血马。《汉书·武帝纪》应劭注:“大宛归有天马种,蹋石汗血,汗从前肩髆出,如血,号一日千里。”
骏骨:典出《战国策·燕策一》:燕昭王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欲将以报仇。故往见郭隗先生。……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期年,千里马之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况贤于隗者,岂远千里哉!”后因以“买骏骨”指燕昭王用千金购千里马骨以求贤的故事,喻招揽人才。
目断:纵目远眺;关河:即边塞、边防,指边疆。路绝:道路不同。
怜:爱惜,尊敬;中宵:半夜。中宵舞:《晋书·祖逖传》鸡起舞的故事:“(祖逖)与司空刘琨俱为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共被同寝,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逖、琨并有英气,每语世事,或中宵起坐,相谓曰:‘若四海鼎沸,豪杰并起,吾与足下当相避于中原耳。’”
试手:大显身手。
补天裂:女娲氏补天。《史记补·三皇本纪》:“女娲氏末年,诸侯有共工氏,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绝,女娲乃炼五色石以补天。……于是地平天成,不改归物。”
【译文】
我已老大无成,哪里还值得一说?如今,好像只与你陈亮意气相投,有扯不断的联系。你远来探望,我病状立消,陪你痛饮高歌,那豪气惊落了楼头积雪。笑别人视富贵如同千钧之重,我们却视之如毛发轻薄。壮语凌空有谁来听?记得当时只有西窗明月。可我们豪情不减,重新进酒,再换鸣瑟,畅饮再高歌!
【简析】
辛弃疾与陈亮在淳熙十五年(1188)冬“鹅湖相会”之后,曾写词《贺新郎·把酒长亭说》寄给陈亮。陈亮很快就和了一首《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词。辛弃疾见到陈亮的和词以后,再次回忆他们相会时的情景,便写了这首和词,抒发英雄失意的悲愤及试手补天的壮志。从时间上看,可能作于淳熙十六年(1189)春天。
上片写友情,再现鹅湖欢聚畅谈场景。首句“老大那堪说”,英雄待老,一事无成,还哪堪去说?词人直抒胸怀,吐出满腔愤懑,豪放中带着沉郁。“似而今、元龙臭味,孟公瓜葛”三句用了两个典故,写两人关系。三国时的陈登,字元龙,性格豪爽,曾慢待过只知求田问舍而不顾忧国的许氾。西汉时的陈遵,字孟公,性格放纵,任侠好客,有“投辖留客”的故事。《汉书·陈遵传》载“遵嗜酒,每大饮,宾客满堂,輒关门,取客车辖(插在轴端孔内的车键)投井中,虽有急,终不得去。”后以“投辖”指殷勤留客。这两句用“元龙”、“孟公”这两个陈姓豪爽之士以比陈亮,表明辛弃疾与陈亮的志同道合,意气相投。以下便即事叙景,再现鹅湖高歌豪饮场景。“我病君来高歌饮,惊散楼头飞雪”,词人时在病中,一见好友到来,立即精神振奋,病状消失,并与之高歌畅饮,彻夜纵谈。这是在叙事,足见彼此义重情深。“惊散楼头飞雪”,这是写景,畅饮高歌之声直冲云霄,惊散了露头的飞雪。夸张的写景,衬托出当时欢聚气氛之热烈、豪气之高涨,同时也写出英雄的气概、狂放的精神和无人了解的苦闷。“笑富贵、千钧如发。硬语盘空谁来听?”是叙述两人高谈阔论阔论的内容,谈到富贵,别人视之重如千钧,而自己呢,则视之轻如毛发,两位志士担忧的只是国事,不慕荣华富贵。两位志士收复中原激烈言论,本是正义之语,笔锋一转,在当时掌权者看来,却是不合时宜的“硬语”。尽管响彻云霄,可谁又来听呢?“记当时、只有西窗月”,只有西窗的月亮在听他俩的高谈阔论。词人即事叙景,暗示谈论时间之久,衬托出寂静清冷的氛围。抗金志士的火热与狂放,与清冷的西窗之月形成对照,反映出在苟安妥协的朝廷氛围下,两个英雄志士的艰难处境。结句“重进酒,换鸣瑟”,重新斟酒,更换鸣瑟,继续畅饮高歌。二人志同道合,虽至深夜,但是兴致不减,豪放中带有几分沉郁。
下片论国事,抒发对当权者的批判和“看试手,补天裂”的壮怀。过片直言其事,“事无两样人心别”,面对山河破碎,有人痛心疾首,而有人却偏安一隅,苟且偷安,把家耻国难抛在了脑后。两相对照,鲜明地刻画出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的软弱丑态。接着直抒胸臆发出了质问:“问渠侬:神州毕竟,几番离合?”神州大地,山河一统,自古已然,见过多少分离?这里对当时主和派不思恢复中原,反而叫嚷“南北有定势”、“恢复不可图”等谬论的质问,凛然正气,咄咄逼人,笔力雄健顿挫,极富艺术感染力。接下来,词人借用典故道出了至今没有收复失地的原因:“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让汗血宝马去拉盐车,却无人顾惜,徒然去购买骏马的尸骨又有何用!这里连用三个典故,特别是反用千金买骨的典故,说明当权者口头高喊招纳贤才,但却长期压制、糟蹋人才,使人才不被重用,甚至被打压闲置,表达了心中的不平与怨忿。“正目断,关河路绝。”词人触景生情,由眼前大雪封山之景,想到中原路途隔断,感叹失地恢复之难,悲怆之情悠然而生。英雄毕竟是英雄,接着笔锋一转,写出了对陈亮的敬佩,“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最佩服的是陈亮闻鸡起舞的那英雄斗志,是陈亮“男儿到死心如铁”铮铮誓言、钢铁意志。词人在此刻画了一位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志士形象,是对陈亮的赞许,也是对自己的激励。最后两句“看试手,补天裂”,借用女娲补天的典故,以豪言壮语作结。看我们一试身手,补合天裂!表达了坚持抗战,志在统一的豪情壮志。笔健境阔,格调高昂,唱出时代最强音,将全词的意境推到高潮。
整首词即事叙景与直抒胸臆相结合,以凌云健笔抒写慷慨激越、奔放郁勃的感情,格调悲壮沉雄,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附】:《贺新郎·把酒长亭说》文注
贺新郎
【宋】辛弃疾
陈同父自东阳来过余,留十日。与之同游鹅湖,且会朱晦庵于紫溪,不至,飘然东归。既别之明日,余意中殊恋恋,复欲追路。至鹭鹚林,则雪深泥滑,不得前矣。独饮方村,怅然久之,颇恨挽留之不遂也。夜半投宿吴氏泉湖四望楼,闻邻笛悲甚,为赋《乳燕飞》以见意。又五日,同父书来索词,心所同然者如此,可发千里一笑。
把酒长亭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何处飞来林间鹊,蹙踏松梢微雪。要破帽多添华发。剩水残山无态度,被疏梅料理成风月。两三雁,也萧瑟。
佳人重约还轻别。怅清江、天寒不渡,水深冰合。路断车轮生四角,此地行人销骨。问谁使、君来愁绝?铸就而今相思错,料当初、费尽人间铁。长夜笛,莫吹裂。
【注释】
东阳:即今浙江金华。过:访问,探望。
朱晦庵:即朱熹,字元晦,号晦庵,为南宋理学宗师。紫溪:镇名,在江西铅山县南四十里,为建阳、上饶的必经之道。
《乳燕飞》:《贺新郎》的别名,因苏轼《贺新郎》有“乳燕飞华屋”句而得名。
见意:表达意见。
蹙(cù)踏:踩踏。
无态度:不成样子。
车轮生四角:谓道路泥泞,车轮像长了角一样,不能转动,无法前进。
销骨:极度伤心。孟东野《答韩愈李观因戏张徐州》诗:“富别愁在颜,贫别愁销骨。”
“铸就”句:用尽了人世上所有的铁,铸就了没留住陈亮这个错误,此用夸张的笔法,写友谊的深厚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