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文学奖对一些作家而言狗屁不如

标签:
军事作家作品狗屁诺贝尔文学奖 |
http://s6/mw690/001MjNSsgy6MGc5zPohe5&690
真正的作家不需要用获奖来证明作品
文/玄渔先生
获奖,无非是站在讲台上佩戴象征性的标志,接受奖金,第二天媒体出现某某人获奖。有的奖,也就是圈内操作,想发给谁就发给谁。有的奖,略显神圣,如诺贝尔。纵观历史,也有人把奖不当回事,1964年,当萨特得知自己被诺贝尔奖评委会提名并有可能获得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时,当即致信评委会,表示将拒绝该奖项,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为奥地利女作家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则认为自己没资格获这个奖。
我们看看中国的大多作品和作家,大都来源于文联系统,民间能走出来的少之又少,作品都不能走出来,谈什么获奖?退一步而言,在一个圈子里谈文学,是不是太狭窄,是不是井底之蛙,是不是自娱自乐?
其实,中国的文学作品,已经被权利化了。
近年来,我们发现一个现象,网络作品越来越多,出版物越来越少,书店几乎经营不下去,这和三十年前或是二十年前在书店排队借书有很大区别,而随着网络作品的升华,中国的作家正以百万千万的速度增长。换句话说,作家快比读者多了。
前几年我在几家大的文学网站连载小说,发现一个问题,作者们你点我的作品,我点你的作品,互相推销,甚至有人自己充钱送给自己的作品提升人气,而大部分小说都成了炮灰,没有一分钱收入不说,还不能出版。
对于有文学梦想的人来说,不能在报纸杂志中发表作品,网络成了唯一的渠道,大家不停地码字,不停地为网站创造收入,自己却一无所获。很多人天真的想,大赛总是公平的,只要作品好,总有出头之日。可你有没有想过,上万部长篇小说要多少时间来阅读,评委有没有那个时间,就算有,也不可能去读一个不出名或是没有人气的作者的作品,大多比赛都是一个规则,奖发给谁,除了有内定,还有看圈内的关系。
说娱乐圈潜规则很令人恶心,文学圈的潜规则并不落后,好作品就像好姑娘一样,长得再好,没人欣赏你,没人包装你,你也就是个凡人。有人说某些畅销书狗屁不是,但人家就卖得好,你写得好,怎么不见你的畅销。对了,这就是规则,懂行的人都知道,有些作品,是不可能出来的。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某个网站的编辑规则一个女作者,其女长得奇丑,业内说编辑系重口味,只要作品能推广,做什么都行。不知道多少年前,我听闻一些作者谈及某位出名的女作家,和许多人有床上关系,其人之前不过是养猪的。
相反,萨特和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两位作家更值得人尊重,诺贝尔在全世界人的眼里是黄金是权威,在这两个人眼里就是狗屁,写文章是一种责任,是一种信仰,凭什么要这么一个奖,更搞笑的是,其中一位拒绝诺贝尔的作家,后半生过着几乎乞讨的生活,但其作品却广受人喜好。
记得,好几位出名的作家,先都是自费出书,未加入任何门派,未有任何背景,最后作品被大家喜欢。这样的作家,才是伟岸的,才是文学家,才是令人仰慕和崇尚的,而那些圈内规则出来的,人与文狗屁不是的,顶多不过是商品。
诺贝尔其实很害怕,真正的颁奖给谁,却又害怕这人不要。
世上,总有些事令人费解,但总有些人能够明白自己的价值。
因为,一个奖,并不能说明一个人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