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次活动引发的思考

(2022-05-03 22:15:39)
分类: 教育

一次活动引发的思考

2022年4月26日,义务教育1区九校联盟活动在我校落下帷幕。本次活动由实验小学牵头,四小、东明、平安地等九所学校相聚在大沁他拉小学共同研讨“随文巧识字,激趣乐阅读”语文专题教学模式。活动共四个环节,两节展示课(低段),两节读书分享课(高段),专家点评,各校语文主题经验分享。

让我感受最深,让我心生感慨的是两节读书分享课。读书时最好的修行,读书才能让人拥有美好的生活,才能提升生命的质量。

2022版语文新课标前言指出:随着义务教育全面普及,教育需求从“有学上”转向“上好学”,必须进一步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优化学校育人蓝图。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网络新媒体迅速普及,人们生活、学习、工作方式不断改变,儿童青少年成长环境深刻变化,人才培养面临新挑战。义务教育课程必须与时俱进,进行修订完善。

故新课标(2022版)又新增 6 个语文学习任务群第一,基础型学习任务群包括语言文字积累梳理第二,发展型学习任务群包括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第三,拓展型学习任务群包括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每个任务群贯穿四个学段特别是把整本书阅读纳入拓展型学习任务群里,这正是当下教育教学的刚需。我们这次的读书分享会正是整本书阅读的展示,只是初级展示,包括基础型的语言文字的积累和梳理,也体现了新课标学段要求中增加的“表达与交流”这一要求。(新课标新增内容:学段要求中,将每学段的“阅读”改为“阅读与鉴赏”,将“写作”“口语交际”合并为“表达与交流”,将“综合性学习”改为“梳理与探究”,具体内容有整合、增加。)

钱锺书先生说过:“如果不读书,行万里路,也只是个邮差。”

从新课标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变化一是语言建构与运用,二是思维发展与提升,三是审美鉴赏与创造,四是文化传承与理解。我们看到的是思维,也就是恩格斯所讲的世界上最美丽的花朵,它是我们课程建设、教材编写的基础。这就又回到了语文教学的目的。我想语文教学,乃至各科教学的目的是什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而思维是智力和能力的核心。

因此,今天能否把语文改革、语文教学搞好,关键的问题是在于能否把培养思维能力即思维发展与提升作为出发点。既然如此,如果不是只想当“邮差”还得从读书以及读书分享做起。只是读书不会梳理和表达与交流还不行,所以我在经验分享时候说: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注重思维结构的锻炼和修养,注重分数与能力的兑换,注重语与文的结合,注重听说读写的结合,注重智育、德育和美育的结合,(思维导图)注重课堂知识技能教学与社会实践的结合。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就要把提升学生的思维作为重点,把在具体的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放在首位,会读书,能思考,能表达,能交流,能应用,这就是最好的修行。

因语文而起,让一树花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暖园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