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预后情况如何呢!
(2014-09-22 14:17:33)
标签:
健康预后静脉注射心源性休克室速 |
分类: 心胸保健 |
摘要:心肌梗塞预后情况如何呢?心肌梗塞的预后与梗塞面积、治疗方式和治疗引起的并发症有很大关联,近年来心肌梗塞的采取手术治疗方式大多预后良好。
心肌梗塞预后情况如何呢?心肌梗塞的预后与梗塞面积、治疗方式和治疗引起的并发症有很大关联,近年来心肌梗塞的采取手术治疗方式大多预后良好,下面我们来看相关介绍。
偶发室性早搏可严密观察,不需用药;频发室性早搏或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时,立即用利多卡因静脉注射继之持续静脉点滴;效果不好时可用胺碘酮静脉注射。室速引起血压降低或发生室颤时,尽快采用直流电除颤。对缓慢心律失常,可用阿托品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时,可安置临时起搏器。室上性心律失常:房性早搏不需特殊处理,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和快心室率心房颤动可给予维拉帕米、地尔硫卓、美托洛尔、洋地黄制剂或胺碘酮静脉注射。对心室率快、药物治疗无效而影响血液动力学者,应直流电同步电转复。
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心源性休克和泵衰竭的治疗,肺水肿时应吸氧,静脉注射吗啡、速尿,静脉点滴硝普钠。心源性休克可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或阿拉明静脉滴注,如能维持血压,可在严密观察下加用小量硝普钠。药物反应不佳时应在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支持下行直接PCI,若冠状动脉造影病变不适于PCI,应考虑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急性心肌梗塞的预后与梗死面积的大小、并发症及治疗有很大的关系。死亡大多发生在第一周内,尤其1~2小时内,相当一部分患者在住院前死于室颤。住院后死亡原因除严重心律失常外,还包括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心脏破裂等。急性期住院病死率广泛采用监护治疗后降至15%左右,近年来应用直接PCI后降至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