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夜公园歌舞可别太大声 噪音环绕也会伤“心”!

(2014-07-15 12:39:51)
标签:

歌舞

夜公园

噪音

分贝

公园绿地

分类: 心胸保健

  自7月1日以来,沪上66座公园绿地延长开放时间后,不少广场舞大妈、露天卡拉OK移师夜公园,直至九十点公园关门,才恋恋不舍地散去。公园周边的居民夜晚休闲时间被打扰,为避免噪音影响,个别公园还装了分贝器“监督”音量。其实,噪音也会伤“心”,增加心脏病危险。


  夜公园歌舞声太响 个别公园安装分贝器“监督”

  据报道,卡拉OK声、跳舞的舞曲声过响,是延长开放时间的公园绿地里较为普遍的现象。为避免噪音扰民,一些公园想出了安装分贝器“监督”的方法,提醒歌舞活动时注意控制音量。此外,绿化部门在选择夜间开放公园时,也会尽量选择离居民区稍微远一点、夜间较大声响对居民影响较小的公园绿地。


  常常接触噪音 心脏病可能找上门

  有时候,人们可能还未意识到身边存在噪音,心脏病危机就已悄然而至。日常接触的声音超过60分贝时,可能会增加心脏病的发作风险。在持续较长时间的高分贝噪音下,人们容易出现情绪波动,烦躁不安,血压升高,心率也可能受到影响,易诱发心脏病,对听觉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老年人夜间歌舞三大注意:音量、时间、强度

  天气日渐炎热,夜间在社区空地、广场、公园歌舞,是不少老年人十分喜爱的休闲健身方式,既锻炼了身体,有陶冶了情操。不过,老年人夜间歌舞也要科学进行。“音量不宜过大,高分贝歌舞既干扰旁人,对锻炼者自身的健康也有好处。”


  不少老年朋友们可能会因为觉得歌舞活动量小,就不注意控制锻炼时间,甚至持续数个小时。歌舞活动时心跳、血流加快,持续时间也不宜过长,以免超出心脏负荷能力,反而不利于健康。强度不宜太大,运动前后应注意热身和放松,避免大幅度的动作,运动过程中会有出汗现象,应及时补水,避免受凉。此外,如果空气污染严重,甚至是雾霾天,也不适合“雾中歌舞”,以防心血管疾病进而呼吸系统疾病的发作和加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