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气短莫大意!
(2013-11-18 11:54:25)
标签:
窦房结心绞痛呼吸困难糖尿病患者也就是杂谈 |
分类: 心胸保健 |
摘要:节律或频率发生了变化就称之为心律失常。再来看一张图,房颤时控制心房跳动的司令部不是一个而是多个,使整个心房在非常紊乱和快速的频率支配下跳动。
什么是心房颤动
正常心脏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上面是心房下面是心室,心房跳动在前,心室跳动在后,跳动的统一指挥和控制是由心房上部,通常称为司令部的窦房结来主持的,跳动的频率一般是60-100次/分钟,节律非常的规整。如果节律或频率发生了变化就称之为心律失常。再来看一张图,房颤时控制心房跳动的司令部不是一个而是多个,使整个心房在非常紊乱和快速的频率支配下跳动,因此跳动频率可以达到350次/分钟甚至600次/分钟,心房无法有规律的收缩,引起了心房的颤动。心房跳动350-600次/分钟并不是说整个心脏也是以这个速度跳动,可能这时心室的跳动在150次/分钟左右,房颤时就像是有很多鼓手在敲鼓但敲击的节奏不一样,所以听起来快而乱。人们认识心房颤动已经有一百多年了,但是对这种疾病临床危害的认识才十几年时间,以前认为这种病只是引起病人心慌、不舒服,不会有生命危险,但是现在认为心房颤动会导致致残甚至死亡。随着冠心病、高血压和人口的老龄化心房颤动的发病率逐渐升高,近十年已经成为医学研究的热点。
房颤的危害
房颤时中风是令人致死、致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房颤的另外一个主要危害就是心衰,房颤可以引起心衰也可以加重患者原有的心衰症状,从而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死亡率提高。总的来说房颤的危害包括心悸、心慌、血栓、心衰。
哪些情况容易出现房颤?
房颤患者一般都合并有别的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甲亢等,一般来说风心病患者合并房颤的最多,但是由于整个人群中高血压的发病率较高,所以高血压患者合并房颤是最常见的。有一部分病人的房颤是找不出原因的,我们认为这部分患者属于特发性房颤。
房颤的临床表现
房颤的临床表现是各种各样的,最常见表现为心慌、气短、乏力、呼吸困难,有少数病人可能会没有症状,还有的病人症状会很严重表现为严重的呼吸困难、心绞痛、心衰等。甚至有的患者首发症状就是中风,发生中风后做心电图才发现患者是一个房颤病人。有可能房颤得了很长时间,患者并不知情。
如何诊断和治疗房颤
房颤诊断很简单,年龄越大房颤的发生率越高,所以高龄患者应该定时体检,如果在心慌、气短的同时有脉搏不齐的情况就应该到医院就诊,检查内容通常包括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房颤有很多类型,1、阵发性房颤。2、持续性房颤3、永久性房颤。房颤的治疗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有很多没有解决的具体问题,治疗主要针对于三个方面1、针对诱因进行治疗2、药物治疗。3、非药物治疗。对于病因治疗也就是找到与房颤相关的疾病,针对病因进行有效的治疗。药物治疗的目的是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和预防并发症,并不能完全治愈,应该对原发病和房颤同时进行治疗。治疗还包括药物转律治疗,转律如果不成功还应该进行控制心室律治疗,如果转律成功还应该用药物预防房颤复发。其它的治疗方法还包括抗凝治疗等。房颤患者都应该尝试转律治疗,如果实在转不过来可以在房颤时控制心律,进行抗凝治疗。抗凝治疗就是用药物的方法使病人血液中的血栓形成机会下降,通常也称为初级预防治疗。对于高龄患者、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有中风史的患者应该注意一定要接受正规的抗凝治疗。非药物治疗房颤有两种比较好的方法,1、外科手术。2、导管射频消融介入治疗。外科手术由于需要开胸,风险大,不能被大多数人接受,主要适用于合并严重器质性心脏病患者。
房颤可以根治吗?
外科的方法根治80%-90%的房颤患者,但是由于创伤大,术后心房功能不能完全恢复。另外运用介入导管的方法可以根治70%左右的患者,但存在适应症选择的问题,并不是所有的房颤都可以运用这种方法根治的,目前运用这种方法治疗的患者都是一些阵发性房颤患者、年龄不是特别大、非瓣膜病房颤患者,等将来这种方法成熟以后肯定能治疗更多的房颤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