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饭后出现低血压 这是怎么回事?

(2013-06-08 10:47:00)
标签:

尽可能

饮食

回事

用药

如何应对

分类: 心胸保健

  摘要:餐后低血压的危害不亚于高血压。为什么?下面简单针对这个问题说一下。有很多中老年心血管患者在吃完饭后可能出现头晕、胸闷、眼前发黑、出汗等情况,这很可能就是吃饭导致低血压表现。具体怎么会形成餐后低血压的?


  1、餐后低血压怎么形成的

  孟庆智主任介绍,餐后低血压是指餐后两小时内血压下降水平>20mmhg,或者是下降虽然未达到上述标准但是出现了头晕等相关症状,这种情况在老人中是比较常见的。也是比较容易被忽视的。一般从来临床上看由于进餐量大比进餐量小血压下降明显,特别是吃了高碳水化合物食物后血压下降明显,而高脂肪饮食后血压基本不变。


  2、餐后低血压的危害:

  餐后低血压的危害并不亚于高血压。虽然很多人可以通过体内自身调控系统较快的恢复到常态,但是也有相当部分老年人餐后低血压降低较为明显,持续时间较长,导致心脏和大脑缺氧缺血严重,轻者出现头晕眼花、疲倦乏力、精神萎靡的症状,严重者可以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甚至缺血性脑卒中等。因此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3、如何应对餐后低血压:

  有餐后低血压症状的患者,应该餐后平卧0.5-2小时,可以保证大脑和心脏等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待症状消失或者血压恢复常态以后慢慢坐起,无头晕眼花等症状后方可起身站立行走,避免因不慎摔倒导致骨折或者其他外伤。对可能影响餐后低血压的药物要进行调整。老年人常常患多种疾病,服用多种药物,有的药物有降低交感神经兴奋的作用,加重自主神经功能不全;有些药物有扩张血管及降压作用,加重血压降低。这些都需要在随访门诊中告之医生。


  4、如何预防餐后低血压?

  所以提倡少食多餐,每次少食多餐,每次进食吃个七八分饱即可。比较好的预防办法就是餐前喝一杯水。饮水可以迅速增加血容量,缓解血压下降的速度,有良好的预防作用。所以老年出现餐后低血压的要及时就医,查查用药情况,有可能导致餐后低血压的药物要及时调整,尽可能避免餐后低血压的发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