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慢性心力衰竭?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衰心脏病心功能不全健康 |
分类: 心胸保健 |
【摘要】心衰是因心脏排血功能减退,过程心脏排血量不足以满足全身组织代谢需要的病理现象。又称心功能不全。正常血液循环的维持有赖于心脏的正常收缩和舒张、血管的正常收缩和舒张以及足够的循环血量。心脏排血功能正常而血管舒缩功能失常或循环血量不足所致的循环障碍,虽亦可见心排血量减低,但称为循环功能不全或周围循环衰竭。
约半数病人的心力衰竭是由下列因素诱发:感染(可直接损害心肌或间接影响心脏功能)、风湿活动和感染性心内膜炎(可进一步损害或加重原有瓣膜病变)、肺栓塞(品质特别是多发性肺小动脉栓塞)、过度体力活动和情绪激动(可增加心脏负荷)、过多摄入食盐(加重钠和水的潴留)、药物用量不当(如β-受体阻滞剂、导搏定及普鲁卡因酰胺使用、洋地黄中毒都可诱发或加重明白心力衰竭)。
慢性心力衰竭的预防主要有三方面:
①积极防治各种器质性心脏病。
②避免各种心力衰竭的诱发因素。防治呼吸道感染、风湿活动、避免过劳、控制心律失常、限制钠盐、避免应用抑制心肌收缩力的药物,对妊娠前或妊娠早期已有心功能不全者应节制生育。
③积极防治影响心功能的合并症,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及肾功能不全等。
前一篇:放弃不良生活习惯可远离猝死
后一篇:更年期女性如何预防冠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