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蜂人
(2023-07-15 09:48:14)
标签:
财经 |
老康,正名叫裴乐康,人们口头习惯叫他老康。老康家住山西省河津市南坡上的一个小村庄,村子不大,六七百户人家。村民的日子比较殷实,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河津市第一批小康村。村里的水泥道宽阔平坦,家户的房屋整齐划一,沿街墙壁上,敬老爱幼,村风民俗宣传画,让人可敬可亲。乡村振兴的战略是:“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移风易俗三字经,句句切合村民的实际:“婚喜事
老康,是祖传民间的养蜂人。从他太爷爷开始,就在村里养蜂,规模不大,一代一代传了下来。到了老康这一代 ,由于他上过初中,有点文化,他订杂志买资料,不仅继承了祖上养蜂的好经验,同时深入了解到养蜂的科学知识。使他的养蜂事业发展壮大,高峰时期达到六七十箱。老康为人厚道,卖蜂蜜从不参假,缺斤少两。十里八村赢得了好名声。年产五六千斤的蜂蜜从不愁卖。一斤蜂蜜卖两三块钱,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老康已经成了万元户,当上了致富带头人。有几拨人曾找他,帮助他代理卖蜂蜜,老康都谢绝了人家的好意。 代理买卖,是现代营销的好办法。但老康只怕代理参了假,坏了自己的好名声。
老康能说会道,讲起蜜蜂一套一套。他说,这蜂群像个小社会,一个箱子里有四五万只蜂。里面有个蜂王,像个小皇后,有的给他站岗,有的给它喂食,还有许多雄蜂专供它交配,过着一妇多夫的生活。蜂王的个头比较大,比工蜂要大两倍,体形色有的较黄,有的偏黑,头部呈现心脏形,揭开蜂箱一眼就能认出来。蜂王的寿命比较长,能活到三五年。雄蜂的个头比蜂王小但比工蜂大,体态粗壮,体色比工蜂深,头部呈现圆形,一般能活三个月。 工蜂在蜂群中的数量最大,体型相对小,体色较浅,头部呈倒三角形。
从蜜蜂的眼睛看,也各不相同。蜜蜂有一对复眼和三个单眼,复眼由数千个小眼组成。 复眼的多少与其视力的需要相适应。 比如蜂王在巢内活动,对视力要求低,复眼只有两三千个。工蜂要外出采蜜,寻找蜜源,复眼就达四五千个。而雄峰,要在空中追逐处女蜂王交配,需要发达的视力,复眼就多达八千多。复眼很小,人们的肉眼是看不清的,但这是常识。
老康说,蜂王的工作就是专职产卵,负责繁衍后代。产卵期间,蜂王每天都要让工蜂喂它蜂王浆,吃饱喝足,保持旺盛的产卵能力。一个蜂王,每天能产卵两千多粒。
雄蜂比蜂王小一些,它的头部呈圆形,体形比工蜂粗壮,体色比工蜂深,多为黑色,寿命3到4个月。他的任务是与蜂王交配,是蜂群中的雄性公民。一箱蜂群有几十到几百只雄蜂,每到交配季节,雄蜂会招引蜂王。一旦蜂王出现,所有雄蜂会一起追逐。经过争斗,最终获得交配权的只有一只。也就是谁的个头大,体格强壮,在争斗过程中取胜者,才有资格获得与蜂王的交配权。雄蜂一生只能交配一次,交配过后,雄蜂会因生殖器官被全部拉出来而死亡。所以说,雄蜂为了繁衍后代,要以献出宝贵的生命为代价。
工蜂是干活的劳力工,老康把它叫做工作蜂。每当空闲,老康会蹲在蜂箱前细心观察工作蜂的动向。工作蜂每天跑几十里采蜜,非常辛苦,老康对它们有特殊的感情。 通过翻阅资料,老康了解到工作蜂的分工最多,任务最重,蜂群内几乎所有的工作都由工作蜂担任。 工作蜂是雌性器官不全者,在它的前肠中有个蜜囊,也就是能够存储花蜜的袋子。工作蜂酿造一克蜂蜜,需要采集10克花蜜,来来回回需要飞行30多公里。工作蜂一出生就开始工作,1到3日龄,负责保温孵卵;3到6日龄,开始饲喂大幼虫;6到12日龄,改为分泌蜂王浆,饲喂小幼虫和蜂王;12到18日龄时,开始为泌蜡造脾,清理蜂箱;18龄之后,出外采集花蜜、花粉、水分、蜂胶,同时还担负者巢门防卫和侦察蜂源。工作蜂的一生,是勤劳的一生,辛苦了它们一群,甜蜜了整个世界。
老康在蜂箱前观察,常常发现,工作蜂挥舞着翅膀,一会儿向右旋转,一会儿向左旋转,有时候在不停的摆动尾巴。他听老辈人说蜂会跳舞,但不知道蜜蜂为什么跳。通过查阅资料发现,蜜蜂的舞蹈有圆舞和摆尾舞。圆舞是一会儿向右转圈,一会儿向左转圈,轨迹总是圆的。这是侦察蜂在发现在几十米内有蜜源,回来就开始跳圆舞,蜜源越大,距离越近,跳得越起劲。摆尾舞的移动路径会形成一个8字形,摆尾的时间越长,表明侦查蜂发现蜜源的距离越远。蜜蜂的翅膀有两对,分为前翅和后翅,飞翔时前翅从后翅上面拖过。除飞翔外,翅膀还有扇风调剂巢内温度,促进稀蜜浓度和振动发声传递信息的作用。比如,一旦产生了新蜂王,侦察蜂通过振动翅膀发出呼声,引导蜂群飞向新巢。
寻找蜜源是一门苦差事,老康在这方面费尽了心思。蜜源指花蜜多,分布广,能够生产成品蜜的植物。比如油菜花,三四月份开花,花期可持续20到30天。刺槐,本地叫洋槐花,四五月份开花,花期10到20天。枣花五月开,花期有30多天。荆条花六七月份开,多在山区,花期可持续40天。蜜蜂采蜜的半径通常为2到3公里,最远能飞十几公里,一小时能飞30公里左右。所以,蜂箱需要经常移动,靠近蜜源,有利于蜜蜂少跑路多采蜜。
老康的蜂箱制作也比较讲究。木质选择防潮、味小、不易变形的桐木板,在巢门闸板上分两排打七八个孔,利于蜜蜂进进出出和随时关闭。蜂箱做成后,内部要打腊,以防异味。形体也比别人稍大一些,几万只蜜蜂在箱子里也有较大的回旋余地。蜂箱的摆放也很讲究,由于中蜂野性强,定向能力差,容易迷巢,摆放时距离要稍远一些,前后交错,巢门方向不求一致,防止逃蜂。
分蜂,是一项很细致的工作,管理好,一箱蜂一年会分四五群。管不好,有的只能分一两群。老康根据他多年养蜂的经验,蜜蜂分蜂有前兆。突出的表现是一部分工作蜂不去采花蜜,而在蜂巢门口聚集。有时候工作蜂会在蜂群内建造雄蜂房和蜂王王台,这就预示着快要分蜂了,如果把握不准,会形成自然分蜂,也就是新蜂王带着一群蜂飞走了。老康分蜂的办法是,王台和老工蜂留在原台,蜂王和新工蜂组建新蜂群。这时要特别注意管理,因为此时的蜂群的群势减少了,要注意协助蜂群预防病虫害和盗蜂,同时每天要适当饲喂,这样才能使蜂群迅速恢复群势。
摇蜜是养蜂人收获的成果。老康根据他多年的经验,摇蜜时有几点要特别注意。一要先找到蜂王,以免抖蜂时把蜂王抖落,出现了失王;二是在用刀子切割蜂房上的蜡盖时,不要把蜂蜡掉进蜜桶里,以避免影响蜂蜜的质量;三是在阴雨天,或者外界蜜源不好的时候,不要把蜂脾上的蜜摇得太干净,要给蜜蜂留些余粮;四是在夏天花多的季节,摇蜜要勤,三五天就得摇一次,以免蜜多压子,导致蜂王没地方产卵,影响蜂群的发展。老康总结说,养蜂摇蜜,以季节蜜源而定。原则是春要早,夏要勤,秋要稳,冬要停。也就是春天3月底摇蜜,给蜜蜂留足口粮,不能全摇光。夏天花季,蜜源丰富,三五天就得摇一次,主要蜜源结束后,摇一次得隔十几天。秋天一般只摇一两次。
老康养蜂,有几代人的传承,又有他本人勤奋好学,精心饲养。别人一箱年产50斤蜜,他一箱年产蜜达到80斤。别人一箱分蜂两三群,他一箱一年能分四五群。用老康自己的话说,凡事都要多用心,多吃苦,多付出。多用心会增长知识,多吃苦并不会吃亏,多付出最终会得到回报。
2023年7月2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