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感悟生活 |
三个星期前,辩论队的学弟学妹发短信和我们商量毕业的送别聚餐时间,我心里才有那么一丝将要毕业的感觉。打趣地问他们,难不成要赶我们走?大家忙着否认,海萍说这是「聚会的另一个由头」。
「感觉将要毕业」和「将要毕业」其实是两码事,你感觉毕竟是你感觉,事实则是事实。我始终没有毕业的感觉,不光是因为这种离别的气氛不浓重,我个人内心更是没有任何触动。我没有看任何一篇朋友圈矫情的文章,那些充斥着毕业的文艺字眼,或是诸如毕业前要做的多少件事、该在哪该怎样拍照,我都不在意。
两星期前就听到说有宿舍已经哭得稀里哗啦的,我说毕业我肯定不会流一滴眼泪。但凡我脱口而出这句话时,朋友的反应都是难以置信的表情:你别保证得太早,到时候哭不哭的还不是你说了算。
大四下学期,我是在校时间最长的人之一。学校同学并不多,大家要么都实习工作,要么在各地忙着自己的事情,等着学校的毕业通知再返校。毕业前我几乎每天在学校,往导办和老师办公室跑,老师找我和同学联系,同学找我和老师沟通。等到了毕业我反而忙得团团转,大家都在学校了我却常常不在。一个半月坐了十余次火车,赶了两次飞机,辗转于公交地铁汽车各种交通工具之中。忙乱让我甚至错过了班级的聚餐,毕业照的拍摄和论文的第一次答辩。
大学的最后时光,我感觉自己一直在「否认」过去的决定。去年给自己留的后路,一步步把后续工作处理完毕,却又开始尝试新路。这种来回折腾,让我成长飞快。我学会了在悲伤中迅速抽身,然后投入新的生活之中。没有过多的感慨,就一个字,干。
最后的几天,大家走的都走,我有空能送的都送了,都是微笑着挥手再见。我真的一滴眼泪都没流。
在馄饨店兼职的时候,有服务员要离开,我心里总是为这种朝夕相处后的离别而伤感。而让我们叫「哥」的老板,听说有人要离开,很简单就是一句「好的,你走吧」。那时候我心中总会泛起一股「你真的没感情?你会不会失落?」的疑惑。现在我彻底明白了什么叫「天下哪有不散的宴席」。我很庆幸地也能很清晰地看到我的变化,豁达大气也好乐观开朗也罢,总归是越来越好。这些变化除了源于经历,更多是要感谢小太阳潜移默化对我的影响,You're making me a better man 。
其实说到感谢,大学我是真心想感谢老师同学,他们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教会我知识和做人。到了最后,虽然没有实现当初的内蒙古毕业旅行,也不像想象中那样声嘶力竭地哭喊喝醉,但我并不觉得感情缺乏多少,更多的约定和承诺留给了时间。这没有告别的告别,反倒是一种「相聚仍有时,后会必有期」的期盼。
我清楚地知道,这绝对不会是最后一次坐 T167 。人生那么长,未来那么多可能,谁知道以后?
于 T167 次列车上 抵达武昌
2016年6月18日 0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