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年级阅读的体会

(2015-07-27 22:05:07)
标签:

育儿

分类: 亲子阅读
   年级结束了,二年级就要开始了。一年来,康康的阅读一直坚持了,也在慢慢调整着。入学以后,康康的阅读分为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一如既往的亲子阅读;第二部分是康康在学校和家里自己看书的自主课外阅读;第三部分是为了提高认字、语文积累的朗读。
    
     第一部分,亲子阅读。
    虽然上学后时间变得紧张了,我还是坚持每天给康康读书。也许短的只有5分钟,也在坚持着。我觉得除了听故事本身以外,亲子朗读本身,就是一个暖暖的享受。刚刚入学的孩子,在学校和生活中,会有小小的压力,小小的挫折,小小的不安。也许孩子解决了,也许孩子藏在心底。要缓解孩子入学焦虑的方法有很多,而一如既往的亲子阅读也许是最简单易行的一个。当孩子依偎在爸爸或者妈妈的身边,听着或者轻柔或者爽朗的声音,可以讨论,可以畅想,可以静静倾听,这是心里多大的放松呢?
   这学期,给康康读的故事从绘本过渡到桥梁书,再到长篇故事。这对康康的倾听来说,也是进步。这学期我们读了《神奇校车》动画版和阅读版;《贝贝熊》图画书和阅读版;《舒克和贝塔》桥梁书;《不一样的卡梅拉》;《豆蔻镇的强盗和居民》;《了不起的狐狸爸爸》;《查理和巧克力工厂》等等。现在有很多音频材料可以选择,爸爸妈妈没有时间,可以给孩子听故事。我觉得听音频故事也挺好的,只是,在我们有时间的时候,可以替代一下音频故事机,用我们自己的时间和声音,温暖孩子的童年。

   第二部分,课外阅读
   康康的班级有良好的阅读氛围,这是我们的幸运。康康虽然阅读能力不好,但是班上有很多博学多才的同学。这带动的康康也很喜欢在学校阅读。虽然我不知道他到底是在读字,还是再看画,但是他对于带着课外书上学这件事非常热衷。康康的书包有十斤重,只有3本课本,其余的都是课外书。康康带的书都是他已经读过的绘本,和有拼音的百科全书等等。这部分书,基本都是已经给他读过的,是他自己选择的,我并不干涉。
   康康自己阅读依然选择看图不看字。我觉得,既然是好书,那么,他到底看什么并不重要。他所看的,正是吸引他的,所谓开卷有益。他一定有他的收获,只是我不知道而已。

   第三部分,指读朗读
    这一部分是入学后我在刻意引导的重点。一直以来,康康认字都很难,虽然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相对于其他同学,还是问题很多。阅读是认字最好的方法, 指读是识字最快的捷径。这一点,我也相信。对于指读,有些天生对文字敏感的孩子,可能在亲子阅读之中,自然而然的去关注字,或者指着字,慢慢形成了记忆。但是,对于一个根本不喜欢看字,讨厌指着字读的孩子来说,怎么让他接受指读,需要大人想办法来引导。康康一直讨厌看字,讨厌指着,朗读课文会气的哭起来。所以,对于指读朗读,我没有急于求成,我希望在保护他对读书的兴趣之上,慢慢习惯指读。经过了一个多学期的努力,终于见到了一些成效。康康慢慢习惯了每天晚上朗读几首儿歌,这是一个好开端。
    除了指读,出生朗读也是低年级必须的。低年级的语文基础就是字词和句子。通过朗读,可以锻炼孩子的手眼口的协调能力,更能锻炼孩子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还可以更强的体会文字的情感语气。这些是未来语文输出的基础。
    康康的指读朗读,我的体会有几点。
    1、内容选择。康康认字量少,也急躁。最初选择的是他喜欢的故事书。但是比较长的句子他读起来很吃力,总是错,反反复复的就失去了耐心。所以,对于康康,短句子,有拼音,小篇幅大字体的读物最合适。兜兜转转,我们尝试了朗读《弟子规》《三字经》等,也朗读了一五言唐诗。但是,康康对于不太理解的东西耐心很差。最后,我们选择了识字儿歌。简短,通俗易懂,有趣味性,满足了康康的需要。同时,这些内容又是和语文学习息息相关的,在朗读的时候,也提高了文字积累,一举两得。康康读了《歇后语儿歌》,现在正在读《形近字儿歌》。
    2、不急躁,要坚持。康康一开始很不愿意读,我们开始从一天读5分钟,1、2首开始尝试。一个月以后,慢慢习惯了每天5分钟。2个月以后,可以读10分钟了。家长不要着急,觉得孩子读得太少,太慢了。我们是在引导一个本身就不爱看字的孩子习惯朗读。假如是一个不爱唱歌的孩子,我们可以让孩子放弃。可是,一个不爱认字的孩子,我们没有办法顺其自然,放弃认字。所以,我们虽然要引导孩子接受指读,但是也要理解孩子的抵触心理。开始的时候,重要的不是一天读了多少,而是,每天固定的时间,我们都来读一下,慢慢习惯读的这个行为。
   3、孩子指字,父母朗读。其实,我一开始引导康康朗读的时候,也走入了误区。我觉得既然是让他练习朗读,那么,一定要他多读,他先读,这样他才能够印象深刻。实际后来的实验让我体会到,这是错误的。对于康康这样的孩子,他认字量很少,直接朗读很困难,增加了很多挫败感。此外,他丢字,多字,错字,他自己还不能发现。效率很低。指读,其实只是一个途径,通过指,让孩子不自觉的去看所指的字。假如孩子不用手指也专心看字,其实指不指意义不大。但是对于不能够专心看字的孩子来说,指读是很有必要的。我给康康做过实验,他指着字,听我先读。我读三遍,他读一遍,就很流利了。假如他自己读4遍,第5遍,依然磕磕巴巴的。其实,这和孩子看动画片字母学习了汉字的道理是一样的。都是通过字音,字形建立了练习,通过反复记忆固定下来而已。所以,其实我们不用太介意是我们读,还是孩子读。只要孩子看着字,听到了声音就有效果。当然,我们除了指读,还要锻炼朗读,所以,孩子也要读。通过实践,最好的办法就是孩子看着字,父母读几遍,孩子再读几遍。或者先给孩子听音频,或者点读笔也是一样效果。
    4、不求广度,求深度。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知道阅读的重要性,让孩子多读书。这是好事儿,对于增加孩子的视野也很有帮助。但是,对于孩子的认字目的的指读来说,读得内容多,不如读的次数多。孩子对于同一段文字,重复的越多,对于字记忆越牢。尤其是对于语文学习积累的方面,重复多,记忆深刻。所以最好重复读,如果背诵下来会更好。因为我们阅读的目的是不同的,除了增加知识和娱乐身心的泛读,对于语文学习提高的阅读,更需要精读。康康朗读的素读很慢,差不多一个多月才能读完一本儿歌。我们每一首儿歌读5遍左右,他差不多可以背诵下来了。一本书读完以后,再从头一首一首的读一遍。虽然,我们刚刚开始起步,还没有看到很明显的效果,但是康康已经慢慢在养成习惯,抵触情绪越来越少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