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一年级数学学习的一点心得

(2015-07-27 14:59:43)
分类: 宝宝成长日记

     康康的一年级结束了。在这一年里,我们收获了很多。我们很幸运,遇到一位很好的数学老师,也让我更多了解了一年级数学学习的方法。简单的总结一下,希望给即将入学的一年级妈妈们一点参考。

 

     首先,我们要走出一个误区——“不提前学会百以内的计算入学跟不上”。康康幼儿园时候,老师是比较重视孩子们的思维培养的,但是,并没有过多的进行计算学习。一直到大班下学期,才简单的学习了得数在20以内的加法。我们在家里也没有给孩子额外做过练习。康康在5岁以前,做4+5这样的计算,需要左手伸出4,右手伸出5,然后从1开始数到9,才能知道4+5等于9。他不能理解,其实左手伸出4,右手伸出5,可以从右手直接数5、6、7、8、9,而不需要从1开始数。直到大班了,有一天,他才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一直觉得这些看起来简单的计算,实际是需要孩子的思维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理解的,所以我们没有过早的刻意教。当大班毕业之后,他有一天自己慢慢理解了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自己可以推算2位数的加减法了。当然,他要算很久很久的。所以,康康这个基础入学,可想而知口算基础是很薄弱的。

 

   入学后,第一学期,我们并没有让康康每天做大量口算练习。只是每天坚持给他口算拉卡。(拉卡可以参考双子姐姐的卡)康康从最慢的孩子慢慢提高了一些,在中间偏下的样子。第二学期,老师要求每天给孩子记录口算练习的签字表,这时候康康书写速度也提高了,写作业的能力也提高了,每天做50道口算题。基本是在老师要求的时间内完成。这时候,康康的口算又提高了一些,基本在中上的程度。

 

    其实孩子写口算慢,孩子计算能力差是一方面。但是也许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例如心理因素,因为计时造成孩子紧张。有些孩子在家里做得很好,学校做的就不好,有可能是这个原因。例如,孩子手眼协调能力不好,容易看错,这也不是计算的问题。诸如此类很多细节问题,需要家长观察。

 

    其次,一年级的数学又比我们想象的复杂。入学前,我也认为一年级数学没什么,只不过是百以内的计算而已。真正上学我才知道,其实他们连百以内计算都没学到,才学到20以内加减。但是计算,只不过是数学学习的冰山一角而已。和计算比起来,还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关注。

   1、图例题的讲解。一年级第一学期的学习重点是整体和部分,“一图四式”是重点。这部分看起来很简单,只不过是看图写算式而已,但是如果孩子没有理解,会影响很多题目的理解。这一部分在康康入学时候我就写过一遍博客。《2014-11-15帮助孩子理解数学题》

 

  2、审题习惯的养成。康康的数学老师特别强调审题习惯的养成。其实这一点做到并不难,只要孩子平时做题时候关注一下即可,重要的是坚持。因为一年级的题目很简单,孩子很可能做一道题的时间,比他审题画批的时间还少,所以孩子可能不喜欢画批。具体怎么表示没关系,最好让孩子成为习惯。康康老师的要求是问题用曲线表示;重点信息用横线表示,数字用三角表示,单位用括号。例如题目是“有3个红苹果,2个绿苹果,一共有几个苹果?”红苹果和绿苹果就是下面划直线;3和2下面划三角,一共有几个苹果划曲线,个画括号。我觉这样固定下来有一个好处,就是形成定势思维。

 

  3、检查习惯关注。康康的老师要求写竖式的时候一定要检查,并且要求孩子们熟记口诀。“一查抄,二查算,三查漏“例如 12+19=31

                          2

           +11   9

            ———

                         1

     一开始,最好让孩子念出来,先熟悉了过程。小手指着检查的数字说:”一查抄:12+19,抄对了。二查算,12+19等于31,算对了。三查漏,进位1写了吗?写了。加号写了吗?写了。横式结果抄了吗?抄了。这道题做对了。“虽然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对有些理解力弱一些的孩子来说,真正明白检查的意义,还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康康一开始并不理解,只是机械的背诵,其实错了丢了,他也不能发现。每次坚持读,慢慢就理解了。

 

     4、过程关注。6、7岁的孩子,抽象思维能力相差比较大,听课能力也不同,所以孩子反映在作业上是千差万别。有时候,我们看作业做对了,但是,真的看着孩子做题会发现,有时候思路或者步骤是有问题的。这些小细节,也需要家长观察一下。例如,康康的口算能力不错,他不发憷2位数字的进退位的口算。康康每天数学课有竖式的小检查,每天做4个题,基本是对的,偶尔会丢进退位,或者书写很不好。但是有一次我看着他写竖式发现问题很多呢。他先口算,把结果先写上;从左往右算;都写完了才去补上进位或者退位的数字。按照康康这个做法,确实会出现丢进退位和书写差的问题。

 

     5、”学语文一样的学数学。“康康差不多是零基础入学的,虽然基础薄弱,我也没有让他过多的做练习题,我们连一本练习册也没有买。康康的老师建议孩子们每天给家长”说“数学题。我觉得这个办法太棒了。孩子在说的过程中,家长可以直观的了解孩子哪里不懂,和孩子一起讨论。孩子只有真的理解了这个题目的意义,才可能说明白。因为工作很忙,有时候也不能天天和康康讲题,但是有时间的时候,我还是尽量坚持。感觉一年来,收获很大。尤其是康康认字量有限,一直影响他读数学题目。通过读,提高了康康的理解能力。

 

     6、尊重孩子的思维模式。因为抽象思维能力差别,有一些大人认为容易理解的问题,孩子不理解。大人认为简便的方法,孩子理解不了例如,在学习圆角分的时候,康康一定要按照最小的单位换算。爸爸认为那样太麻烦了。例如5元3角,花掉了1元4角,还剩多少钱?康康的做法是53-14等于39。39角等于3元9角。而爸爸认为,5元3角变成4元13角,直接减去1元4角就是3元九角。这多方便呀。其实爸爸的方法也没错,但是孩子的思维和大人的不同。对于康康来说,统一的单位更简单。所以,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能力和方法。孩子是在不断成长的,今天的能力之下,他能接受这个方法,一段之间之后,他也能够理解其他的方法。我们尊重孩子当下的能力。

 

      一年前,我认为一年级的数学比语文要简单得多。但是现在,我改变了看法。数学表面看起来是简单的计算,实际上,是严密的环环相扣。更要注重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数学是学会找规律,学会总结归纳的过程。除了计算之外,培养孩子学会思考和理解更加重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