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三尺讲台”的倒塌叫好

(2009-10-27 19:33:20)
标签:

教育

分类: 校园青春

一直以来,教室对于我说都是一个严肃的,神圣的地方,老师更是神圣不可侵犯。小时候总觉得看老师都是需要仰着头的,总觉得老师就是那么高高在上。不管你在家里多调皮捣蛋,到了学校,见了老师,就好比老鼠见到猫一样,半响说不出一句话来,避之唯恐不及。更别说师生间可以就某个问题好好的探讨辩论一番。感觉那时侯和老师说话都是被逼的,都是迫不得已的。于是,十几年的学业生涯一结束,虽然明白,“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道理,但老师在我心目中更多的还是魔鬼撒旦似的人物,专整人的。而造成这一切的根源就在于我们渊远流长的师说神圣化,过分的强调尊师重道,尊也得有个尊法,什么事情做过火了,往往只会是适得其反,过分神圣化的结果是造成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隔阂不断。

 

前几天,广州市广园小学做出了一个正确的决定,不但把讲台移到了课室的内侧墙边,还把高出来的地台打掉铺平了。学生们都表示,“听课不用在仰着头了,很舒服。”而学校的老师虽然有些不习惯,但随后却发现,移走讲台后,学生们上课更乐于发言,更能容入课室的氛围了。

 

看到这则新闻的时候,我是拍手叫好的。因为我一惯认为,师生间的人格应该是平等的,也只有在平等的氛围里,通过师生间不断的讨论和否定,从而促进自身知识结构的丰富和改变,使学生知识结构多样化,让知识的传递在不断变化和创造中向前推进。

 

但毕竟“三尺讲台”是中国人由来已久的传统,不仅仅老师有讲台情缘,不少学生对讲台也有所依赖。而我们也明白,移走讲台是不能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我们要做到的不仅仅是移走讲台,而是要促进教育模式的改变和教育理念的更新,也只有这样,才能打破师说的局限性,才能让学术研究不至于被一味株守,才能让学说传递跳跃向前,才能让学生更具有钻研,探索精神,才能让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得到不断的更新和推进,才能让学生不至于,“读书,读死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