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艾伦与南希
艾伦与南希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478
  • 关注人气:82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婚姻里那些少不了的唠叨

(2013-01-08 12:34:21)
标签:

唠叨

唐小冲

三毛

婚姻

情感

分类: 情感物语/麦子的心情故事

中国有句俗话,一个馒头一块糕,说的是夫妻两人的脾气秉性都是搭好的。性格迥异,反而更易白头偕老。是啊,放眼看看身边一对一对的夫妻,哪一对不是一个爱静,一个爱动?一个爱玩,一个顾家?一个浪漫,一个保守?

一个强势专断,另一个必定是宽容又大度。一个若是闷罐,另一个则必定就是话痨了。这是婚姻里的能量守恒定律。

 

公公在我们家里便是最默默无闻的那一个。尽心尽力地伺候着一家老小6口人的伙食。不但在厨房里兢兢业业,连饭桌上也一并的照顾周全,新鲜可口的饭菜总是放在我们晚辈的面前。如果菜式丰盛,我们的筷子多伸到对面几次,公公立刻会把那盘菜换到我们面前。而一盘菜的一面若是被我们吃出了缺口见了底,公公又总会用筷子把菜往我们这面拨一拨,又拨一拨。这些完全都是下意识的举动,不用说话,却是很自然的习惯动作。

不论谁,每日这样的任劳任怨,即便口头上不说,但心里自然是希望能得到大家的赞许和认可的。所以,公公烧的饭菜,我们从来不挑。遇到可口的便极力捧场赞不绝口,若是味道寡淡的,只是缄默不语,公公便也心知肚明了。

可是婆婆却是快言快语之人,稍不满意总免不了唠叨两句。“这粉丝啊,还是烧肉末好吃,烧汤没味道。”“这两个菜哪有放在一起烧的?”“这鱼上面要多划两刀,味道才能进去。”

对于婆婆的批评指正,公公常常是笑脸相迎,说着“好,好,下回一定注意。”

当然,也有被说恼了的时候,于是便和婆婆争辩起来,你一句我一句互不相让。可是,每次到了最后,倘若婆婆不悦了,和容悦色来哄人的还是公公。

 

所以,每回看见公公婆婆这样的拌嘴,总觉得是一种幸福。婚姻的年数长了,夫妻间的恩爱不再是那些情意缠绵和细语温存,更多的是这凡俗日子里的唠叨、不满和争吵,还有争吵之后的低眉顺眼和重归于好。这才是柴米夫妻的真实生活,有冲突,也有默契。

虽然琐碎喧闹,但却比那貌合神离寂静无声的婚姻来的更有声色, 就像是这生活里少不了的饭米香和烟火气。

当你待油热了将一大盘子蓬勃青翠的菜叶“嘶啦”一声倒入锅中,开始翻炒;或是煲了一下午的排骨汤,当你揭开锅盖,随着“咕咕”升腾的热气,四溢的香气弥漫了整个厨房。就是这样的烟火气,让人感到踏实又温暖。脚踏实地的日子,偏偏又活色生香起来。

 

 

父亲也爱唠叨。每回全家人吃好晚餐,父亲总爱把我们支走,只一个人在厨房里忙乎,然后便可以一边忙乎,一边絮絮叨叨的说上一整晚。“灶台你们都不知道及时擦。这一天不擦啊,油渍就擦不掉了。”“这个灯泡不亮了,怎么也不换?”“油盐酱醋的瓶子用好都要放回原位,不然到用的时候又找不到。”

母亲总嫌父亲唠叨,可我却愿意把父亲这样的唠叨理解为是一种疼惜。唐小冲说:其实是因为疼惜,人们才会觉着某个人笨;因为觉着某个人笨,才会有疼惜的理由。

或许不善家务的母亲,在父亲看来总是有些许拙笨的,虽然整日也是辛勤忙碌,可是每回烧过饭的厨房,总是像一片狼藉的战场,必定需要父亲来善后。

虽然母亲倔强,总是对父亲的唠叨不以为然。但我知道,母亲注定要被父亲唠叨一辈子,也被父亲疼惜一辈子。

 

三毛说过:爱情,如果不落实到穿衣、吃饭、数钱、睡觉这些实实在在的生活里去,是不容易天长地久的。

现实的婚姻生活里,没有那么多的卿卿我我甜甜蜜蜜。每日填入我们这宽阔日子里的,总是少不了这样那样的唠叨。唠叨的是家长里短,是鸡毛蒜皮,是寂寞,是乡愁,是疼惜,是不满,是爱护,也是牢骚。而这样的唠叨里又有着怎样的儿女情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