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5分钟语言学丨动物使用语言吗?

标签:
语言学 |
分类: 语言学 |
5分钟语言学丨动物使用语言吗?
编者按:自2021年6月起,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发起语言学本科人才拔尖计划,涵盖汉语言、汉语国际教育等语言学大类专业本科生。拔尖计划由陆方喆副教授担任指导教师,为使同学们对语言学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并训练阅读英文著作的能力,陆老师选择了一本英文语言学科普读物
动物使用语言吗?
作者:Donna Jo Napoli
翻译&视频制作:刘雨欣
动物使用语言吗?如果使用的话,它们表达的意思和人类一样吗?它们会像我们一样用语言构建世界模型吗?
鹦鹉会说话,所以动物会使用语言是吗?不要迅速对这个问题下结论,这里存在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动物群体内部是否使用语言;另一个问题是动物能否学习人类语言。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前,我们必须明确什么能够算作语言。
人类语言有着明确的特征:首先,人类语言是系统的,具有语法规则。(“chasing dog the nasty a cat”是英语单词,但不是句子,这些单词是随机排列的,而不是按照语法规则排列)。第二,人类的语言是天生的,婴儿天生就能掌握一种语言,不需要别人教导。第三个特征是置换性——人类可以谈论不在现场的东西,就像这个句子中的“人”:“这个古怪的人写了一篇关于存在主义的文章。”人类语言的另一个特点是能够谈论抽象的东西,比如古怪、文章和存在主义。最后,我以前从未使用过“怪人”这句话,你可能也从未听说过,因此人类语言有创造新表达的能力。
请注意,我没有在以上标准中包含形式和意义之间的任意性,因为重要的形象性出现在手语中而不在口语中,或者可以说在口语中不那么明显,所以book这个英语单词和其对应的日语hon“听起来”并不像,但事实上在北美和日本,手语表达的“书”的手势(以及许多其他手语单词)是一样的,而且“看起来”也很像它们所表达的意思。
动物之间的交流方式没有完全满足五种标准,只满足其中几个,因此大多数语言学家都认为这意味着动物不使用语言。
蜜蜂通过跳舞来传达蜜源的位置和质量。舞蹈的路径和速度遵循一定的规则,舞者头部的方向和摆动的力度都是有意义的,这个舞蹈关于不存在的食物(所以有置换),还有蜜源质量(所以有抽象性),并且这种舞蹈能力是天生的,但是它缺乏创造力,传递的信息是有限的。例如,蜜蜂无法沟通这样的内容:一个新的蜜源距离另一个熟悉的蜜源很近,或者有其他蜜蜂正在接近这个蜜源,所以他们最好动作快点。
鸟鸣声也有规则。例如,知更鸟鸣叫声必须按照某种顺序出现(一种语法规则)才能被理解,鸟类鸣叫的能力是天生的,从出生开始几个月内没有接触到唱歌的鸟类永远无法发出典型的求爱、领土的鸣叫声。鸟叫声表达情感,所以它是抽象的。然而,我们没有证据表明它具有置换性(鸟类似乎从来不会交流谷仓后面发生了可怕的事情),他们也不制造全新的鸣叫声。
鲸鱼和海豚会唱歌和吹口哨。歌曲的形式遵循规则,歌曲可以传达有限的意义(悲伤或警告的呼叫),在野外,海豚会用它们特有的口哨声来教导它们的后代,但是没有证据证明他们具有人类语言的创造性特征。
黑猩猩用咕噜声、吠叫、喘气、哀号、大笑、吱吱叫、大声叫和呼喊来提醒其他黑猩猩食物来源的位置、宣布猎杀、发出警报、表明身份或表示满意。姿势、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在他们的交流中起着更大的作用,他们的语言中没有表现出任何类似语法的规则。
坎贝尔猴子(也就是被称为坎贝尔的莫纳猴或坎贝尔的长尾猴)可以通过组合不同声音来表达不同的含义。一声尖叫警告有豹子在附近;“尖叫”加上“后缀”表示一般警报;“尖叫”前面加上“嘣”,表示树枝掉下来有危险。所以虽然他们有类似语法的规则,但没有显示置换性。草原土拨鼠具有有意义的叫声,并且可以将叫声以新颖的方式结合来描述不熟悉的物体,但研究人员没有观察到置换性。
谈到动物能否学习人类语言的问题,人们已经尝试过将人类语言传授给鸟类、海洋哺乳动物和灵长类动物,亚历克斯是一只非洲灰鹦鹉,它可以通过材料、颜色、形状和数字来识别带有英语单词的物体,他能够索要没有的食物,他会在行为不端、举止失礼时道歉,但他的言语行为极不稳定,甚至不如人类幼儿。
海豚已经学会对手势做出反应,并且能够理解新的表达方式。例如,海豚知道“person surfboard fetch”的手势顺序意味着“把冲浪板带给人类”,也很容易理解到“surfboard person fetch”是“把人带到冲浪板面前”。一些海豚还学会模仿电脑生成的口哨声,然后用这些口哨声来给玩具(球和铁环)起名字。
黑猩猩、大猩猩和倭黑猩猩已经学会使用和回应手语。著名的黑猩猩Washoe从她的驯兽师那里学会了手势,收养了一个名叫louis的婴儿然后教给他那些手势;一只名叫Koko的大猩猩积累了超过一千种符号的词汇;一只名叫Kanzi的倭黑猩猩能够用一个具有大约200个单词的符号键盘进行交流,他能听懂500多个英语口语单词。
据报道,边境牧羊犬能对语言做出适当的反应,有些牧羊犬能识别1000多个单词。
这些实验表明,在实验室环境下经过严格训练,一些动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学习类似语言的行为,但是没有证据能证明它们在野外的日常交流也充分利用了这种能力。
我们是不是遗漏了什么?有没有一种动物能够通过类似地震的锤击、喷洒气味影响嗅觉器官、发射电子信号或动态的皮肤图案等手段达到满足上述五种特征的类似语言的交流?并非不可能。但几十年的研究发现,在普遍的系统性、广泛的创造力和位移性方面,动物语言无法与人类语言相媲美,语言仍然是其他动物和人类之间最大的区别。重要的是这并不意味着人类的智力比其他生物优越。最近,动物研究领域从实验室环境下的动物人格化研究逐渐转移,进行了关于动物在野外的交流以及其他互动的更全面的研究,这一趋势有望改变我们对动物智力的理解。
唐娜·乔·娜波莉(Donna Jo Napoli)是Swarthmore学院的语言学教授。她的著作主要是关于意大利语和手语的结构。她也写过儿童小说:参见www.swarthmore.edu/donna-jo-napoli.
在本书中
讨论语法作为人类语言的一个区别性特征,包括4章和6章(通用语法),13章(语言剥夺),14章(人与动物的交流),和25章(一般语法)。
其他地方
Anderson, Steve. Dr. Doolittle’s Delusion: Animals and the
Uniqueness of Human Language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4).
Bradbury, Jack and Sandra Vehrencamp. Principles of Animal
Communication (Sinauer Press,
1998).
Hauser, Marc and Mark Konishi, eds. The Design of Animal
Communication (MIT, 1999).
Jabr, Ferris. ‘Can prairie dogs talk?’ The New York Times (May 12, 2017), www.nytimes.com/2017/05/12/magazine/can-prairie-dogs-talk. html?emc=eta1&_r=0
McGregor, Peter, ed. Animal Communication Network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Perniss, Pamela, Robin L. Thompson, and Gabriella Vigliocco.
'Iconicity as a general property of language: Evidence from spoken
and signed languages.'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vol. 1 (2010), p.
227.
译者&视频制作:刘雨欣
(华中师范大学 2019级汉语言专业)
审稿:陆方喆
编辑:毕予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