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知识的诅咒、得意忘筌、空耳……

(2022-04-15 08:43:27)
分类: 跨学科
https://mp.weixin.qq.com/s/f73WF1B6cqKVLoTkumLpmA

题目的中的几个现象如何解释呢?下面提供一些启示:大脑得了意义就忘掉了形式,得了结果就忘掉了过程,它采用了自上而下的处理方法。

脑子骗了耳朵


除了耳朵本身的原因,认知错觉也可能会混淆我们的判断。


下面的这段音频是被电脑处理过的英文句子,听听看,猜猜这句话说的到底是什么?


经过处理的英文句子音频:00:0000:07


真正的答案其实是:


英文原句音频:00:0000:12


听到答案后再试着播放一遍处理过的音频,是不是觉得破碎的音频片段也非常清晰了?这就是大脑欺骗你的方式:在得知原句的内容之后,它开始用已知的信息去解析破碎的句子了!


其实,人脑的听觉处理系统有两个层次:自下而上(bottom-up)和自上而下(top-down)。自下而上的处理方式会优先处理信息碎片,一个词一个词地接收信号,最终拼凑成完整的有意义的句子。而更常见的情况下,大脑会采取自上而下的声音处理方式,根据先前的知识对整句话作出预测,这种方法会节省很多时间,效率更高。但因为每个人先前的经验都是独一无二的,已知信息也都是独特的,这就会导致每个人接收到的声音有所不同。


不少说普通话的人,听英文歌时会“空耳(听错歌词)”,就是这个原因。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icZklJrRfHgCFsWia7mRkmmvFQfTp49iabz1KEWTrCKe4mOOcRSh4nNCXVoamMC8W7K1boKOtWicSl6htpc4FvMJOw/640?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

空耳大户 Hooked On A Feeling | 百度知道


在开头综艺的例子中,高嘉朗以为自己的“大碴子味儿”隐藏得很好,但同为东北人汪苏泷还是一下就听到了他“熟悉的味道”。自上而下的模式也可能导致人们倾向于听到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相似点,而忽略了不同之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