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孙源谈外甥李肇基

(2022-04-22 15:57:36)
分类: 在那一边---历史回顾
                            孙源谈外甥李肇基 2016-4-

     1955年春天,中国派出以周恩来总理为团长的代表团参加在万隆举行的亚非会议。周总理原计划4月11日乘坐印度航空公司的包机“克什米尔公主号”从香港起飞经印尼首都雅加达前往万隆。但“克什米尔公主号”在4月11日离开香港4个多小时以后,大约在下午6时30分左右因爆炸失事,机上8名中方人员和3名外籍人士全部罹难。所幸周总理临时改变计划,从昆明取道仰光到达雅加达。这就是震惊世界的“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  
“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中,共有11名中外人士遇难,其中包括8名中外记者。 
沈建图   新华社对外新闻编辑部主任 
黄作梅   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 
李丙衡(李平)   新华社对外新闻编辑部记者 
杜   宏   广播事业管理局对外广播部副主任 
郝凤格   中央新闻记录电影制片厂摄影员 
钟步云   总理司机 
石志昂   对外贸易部三局副局长 
李肇基   外交部情报司科员(拟提副科长) 
王明芳   越南代表团工作人员 
严斐德   奥地利记者 
斯塔来茨   波兰记者 
      ———————————————————————————
   1948年3-4月间我还在桂林文化供应社(是个出版社)工作。我的外甥李肇基(我的二表姐的大儿子,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那时年纪在24-25岁,在一个经济机关工作)他来信给我,说重庆有个自由法国代表团,团里一个法国人叫费百协,是新闻参赞。李肇基一个朋友姓任,在新闻界做事,给费百协做些从中文报纸翻译成英文的工作。因为姓任的只懂英文,同时他本身有职务。所以费伯协对姓任的说,最好能介绍懂法语的人给他,姓任的对李肇基说了此事。因此李肇基特此通知我,让我考虑。
   我收到此信后,觉得能用上我的法文,我自然愿意试一试,但是我手边无钱作一次旅行,而借钱专去重庆试试机会,又觉得不上算。再者,如果事情成功犹可说,事情不成,向文化供应社请假也不太妥当,所以当时我一时决定不了,就没有给李肇基复信。
   大约过了不到一个月,文化供应社就决定与良友图书公司合租一辆卡车,从桂林运一批书去重庆,文化供应社在重庆有分店,设在新?市场,文化供应社派我跟车押运。
   我于1942年4-5月到重庆。我先把文化供应社的书办好手续后,我去找李肇基,李肇基对我说他在一个经济研究机关工作。他没有说明机关名称,我也未问他。谈到自由法国代表团的事,他说的情况就是我上面所交代的。我说:我希望见一见他的朋友姓任的(名字我已记不得)。他说此人已去昆明某报馆了。
    我写了一封法文信,带了信就去嘉陵新村6号自由法国代表团。我的自荐信内容大致是听说你处需要一个懂法文的中国职员。然后我说了我读过书的学校,做过的事等。最后说希望能试一试。
    代表团前来接见的就是费百协,他看了信后,想一想后,拿了一张大公报给我,说请你把社论译出来看看。
   我就马上动手译,打好字。他下楼来拿去。大约过了半小时,我的译稿划了铅笔线几处。他对我说,我们同意你来。只是我们抱歉,不能给你高的待遇。他说:你知道法国现在被希特勒占领着,代表团经费有限。我们向你建议每月给你**元(钱数我已记不清),如果你接受,那明天后天,什么时候也行,你就来上班。……我同意他的条件,过一天我就去上班。
    我就是这样进了自由法国代表团的,没有其他手续。毛遂自荐这种方式在外国人中间是普遍的事,在旧社会中国商行等机关也有这种情况。
    1944年自由法国代表团改为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驻华代表团,成为正式的外交机关,成立文化处、新闻处。由嘉陵新村迁到七星岗领事巷,领头的是公使衔代表名顾亚发 Guiffaid.
     李肇基,我在重庆三年就只在1943年5-6月见过两次,嗣后就未见。解放后,知他进了外交部,1955年万隆会议,他同新华社记者乘印度飞机由香港去印尼,途中飞机爆炸牺牲。在北京我见过他爱人,姓麦,广东人,也在外交部。

                                       孙源   1969.7.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