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0年代《申报》上孙源的文章

(2022-04-20 17:27:27)
分类: 在那一边---历史回顾

30年代《申报》上孙源的文章2016-2-8

 据父亲孙源说他的第一篇文章是发表在《中学生》上的《罢课》(19311932,父亲20岁左右)。后来陆陆续续在《中学生》上还发表了一些。《申报》这几篇也算比较早的,来之不易。

 

原载《申報》 19321029日 第21      学堂写眞 

                    

                                            

在现在学校贵族化之下、穷措大的我本没有进大学的福分,但为了虚荣,竟昧了良心到S校XX院去报名了。学费是五十元,杂费是五元,入学费是十元,还有什么费不必在这里开一详单,总括一句,百元左右。东借西挪,如数凑足向会计科一塞,领到了入学证,上课证;于是眼巴巴等上课日期。好容易课程表贴出来了——

“S先生!爲什么XX学没有?”我问院长。

“我们没有请到敎授”他的答复。 

X  X  X  X 

 当当的上课钟敲了许多时,敎授还没来,大家坐着望黑板,各人心中都在猜想未来的敎授是怎么好,怎么有学问,不马虎。

半个钟头以后、敎室门口才发现了S院长,后面跟着一位西装敎授。院长介绍敎授的尊姓大名后,照例说上一大套捧场话。院长退出后,这位X敎授好像以为院长介绍得太不完备,太不详细,所以又补充好几句,意思是说他不但如S院长所说是前X大敎授,他以前还在北平当过X大敎授。过后,他举起一本厚厚西装书,说是他,著作的内容非常好,非常完备,读了这本书,对于XX学就非常有研究了。

最后,他说希望同学们每人去买一本作参考。这样他替自已销了二十几本书,版税可以多抽一点了。

介绍好了这本书后,他说他有要事要早退课。好,横竖这第一课就马马虎虎罢!

隔日,上第二课,打了钟后,我们照例坐在敎室里等敎授。过了好一会才有个书记来报告说X公馆来电话X先生没空。大家就一哄而散。

我忽然想到利用这时间到图书馆去看书罢。可是图书馆的门是紧闭着,我跑去问院长:

“S先生,图书馆可以去看书吗”?

“上课时间,不能看”。

“那么,我们没有课,怎么办。不能看书空等吗”?

“图书馆里也有人在上课。我本想不要用图书馆,偏偏你们还要问图书馆。”

啊!S院长到底会做生意——办学校的人,多么会打盘算,图书馆可以兼当敎室。但图书费却要收的,我真佩服他的手段高明。

上了二星期课,倒有五次的敎授不到。敎授不到,到图书馆去看书又不成,只得回家去。可是早回家,麻烦就来了;母亲终问为什么这样早回来,我真不知怎样答复。

以前未入校前,不是对母亲说过学校是怎么好,将来怎么有希望吗?

现在呢?我只有哑子吃黄连说不出苦。后来,怕母亲查问,就是没课,我也不敢早回家去。只好替巡捕房尽些义务巡阅一下马路了。

唉!这是敎育,这是大学敎育!

 

《申报》19321125日 第18 

                演讲会

                                                    

   本来也不用打钟了,一起只有三个人,只要说一声开会了就是了,何必打钟?但学校好像要摆它的威严,非打他一下钟不可。

  校长张慌地从图书馆奔到操场,从操场奔到讲堂,好像不信只有那么三个人听讲,还想也许有人在图书馆里看书看出神没有听见钟声,或许有人在操场上玩得没有钟声听清,所以去兜了一圈。

  显然的,各处都是静静的,整个的学校在今天——星期日像睡着一般。

我们三人坐了三排下,有四个人,还有一个是学校的里的书记,校长拖来“把场面”了,我相信,要是我们的阿大——茶役今日穿件长衫的话,一定也被校长拉来“把场面”的。

门开了,校长进来了,随后跟着我们早已在公佈板上见到的他尊姓大名的×博士。

  校长介绍了后,曲解地说听讲的人数少,因爲大槪是昨日发生这件不幸事的影响。这显然的,三岁小孩也不会相信。

  其实,老实说平时上课,要是听得不高兴,这辈公子哥儿们趁敎授转背在黑板上写字的时候,低了头,弓了身,敏捷地轻轻的向门外一溜大吉,那一辈小姐们也提起了穿着高跟鞋的脚尖,让臀部颤动着赶着也向门外一溜。

  何况今天是星期日,星期日就是说“玩”日,谁愿意呆板地坐在这里听鸟讲。学校当局为增进学生智识起见,在星期日开演讲会的企图,显然是失败了。

  “可惜这辈同学这样好的演讲没有听到,可惜!可惜!”讲毕后,校长接连的几个“可惜”表示替这辈同学非常惋惜。

  “最好把演讲会改开跳舞会,就有人来了。”我走出了讲堂对×君说。

眞的,只有把演讲会改开跳舞会才有人来!

 

原载《申报》1932129日第20 

                         

                                                

是有这辈人闲着没有事弄壁报写女同学的秘史,皇后的艳史,也是有这辈人没事做组织什么会什么会。

在我们这一科,这学期也有人发起组织××学会。

当然罗,章程是第一要紧。茶杯大的字的章程贴在布告板上,条文终是这样的千篇一律的名称,宗旨,会员,会期,职员,一条一条的下去,而最重要的会费每学期一元是照例写在最后第二条的。

过了三天。

老王——筹备委员对老叶说:“女同学缴费最爽气,八位女同学都缴费了,男同学只有三四个缴的。”

在开成立大会的前一星期已经贴出斗大字的通告。

本订二时开会的,三点钟已打了,到会人数还不到二分之一。通告上明明写二时开会,大约不会有人弄错的罢!怎么这样人少呢?尤其奇怪的,是女同学一个也没有到,尤其奇怪的,是女同学中有一个是筹备委员!虽然没有筹备过什么也没出席。

“让他们她们不来好了,我们茶点可以多吃一点。”老朱还狼呑虎咽的吃,还笑着说。

就从这天起,在布告板上,再也看不见××学会四个字了。大家也不问起,有时偶然有个同学高兴问问委员老爷们会务倒底怎样。

“你去问老王。”老叶说。

“你去问老叶。”老王说,

会……

中国人的组织精神!

中国人的团结力!

 

原载《申报》19321229日 第18 

                      聚餐会

                      品(阿品为孙源先生的笔名,“品”字有三个口,自取“多舌”之意。) 

 昨天我正夹了讲义急冲冲的上课去,经过布告板,偶然抬头,打倒一盘散沙之恶名九个斗大还圈了红圈的字跳进了我的眼帘。

 啊!又不知闹什么把戏了,我纳罕起来,禁不住走上去读一读,

 呵!原来是有几位小开在征求参加聚餐会的同学。

 照这张通告看来,好像打倒一盘散沙之恶名只有才能做到——除了以外没有第二个办法了,这到也是事实:用开会的方法来打倒一盘散沙之恶名的只有几位活动份子的穷酸朋友去干的,袋里麦克麦克装满大拉斯的同学们以杯盘交错中来打倒一盘散沙之恶名的。

 在今天我走过布告板时,看见赞成者请签名于后后的空白上,写着:酒肉朋友,肉的团结,吃的同盟·····这显然是几位穷酸同学寻的开心,但里面也有好几位签上尊姓大名的,这当然是预备一顿的同学了,

 外人说中国人是的民族,这话并不苛刻,我们只要看社会上一切什么重大事情,都可以以请一顿来解决的,甚至于国家大事,如财长筹欵,发行公债等,也只须请银行界一顿来解决的,我们的大学生是未来的中国的主人翁,社会的领导者,为将来服务国家社会起见,也应当练习练习的艺术,而为保持的民族的荣誉起见,更应该实习实习的本领了。

 

原载《申报》1933119日 第18 

                            足胜于手

                                         

  虽然我是在读新闻学,可是新闻书籍,一学期以来,没有翻过一翻,(这是好学生,)今天因为要考试了,为学分起见才从书架上拿下一本新闻学书来,拂去了灰尘拿来翻一翻,翻开书来,里面有一条做访员的信条是“足胜于手”,大意是采访新闻,除靠手写稿外,最重要的是足的奔“走”,我觉得这不仅是当新闻记者,应当信奉遵守的信条,倒也是一般人处世的秘诀,成功的捷径,譬如说你认识了一位党国要人,学者名流,经理买办,不妨多去走走,拍拍马屁,又如学校里运动选举,什么自治会的委员,也得走访走访,同乡的同学们,终比贴标语来得有把握。

这种例子多哩,上面二个是信手拈来的。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对于你有利益的人不论他是王八羔子,汉奸,国贼,土豪劣绅,恶棍学阀……,这一切都不必管,只要他有利于你,不妨多去。走走,不要怕听他家门房老爷的"啰苏或怕着听差大人的白眼,你终得去走走,终是好的。有利的。

  所以我以爲“足胜于手”不但是我们学新闻学的人念念不忘,时时刻刻记在心上的信条,这也一般人处世接物的秘诀,这是在下学新闻学的研究所得,惟不敢秘之传给十八代的子孙预备将来当十八代祖传的秘方卖,故特公开在此,以作有心“做官”“发财”的朋友们的参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