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革命烈士___大舅和二舅
2017-12-23
我的大舅沈振黄,又名沈耀中,生于1912年.1944年牺牲。二舅沈耀华,又名沈浩,生于1918年.1948年牺牲。都只三十出头,就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外祖父家世代为官,生活富裕,但由于外祖父曾留学日本参加了同盟会和辛亥革命,思想进步,要求孩子们爱国爱民。
大舅曾考入上海中法工学院原梦想实业救国,三一年"九.一八"事变,他毅然退学,走向社会,参加抗日宣传活动。三七年芦沟桥事变,大舅坚决要求上前线,参加了第八战区抗日救国"战地服务队",一九三九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四四年接受党特别支部指派,担负转送沦陷区文化界人士途中遇难。
二舅1938年在上海上学时,通过地下党组织,转经桂林千难万险到了延安,毕业于抗日军政大学参谋训练队。后随军转战苏、皖、豫、赣各战区,直至抗日战争胜利。1948年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团参谋.牺牲在解放山东的战场。
他们都是为了祖国的独立解放,抛弃了舒适的生活,选择了革命道路,和无数革命先烈一样无怨无悔,舍生忘死,奉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解放后,二舅的警卫员,找到外公说因为战争状态,只留下二舅一只钢笔作纪念。外公考虑警卫员跟着二舅出生入死,感情很深,只有这一件遗物,不忍夺人之爱。只有在心里思念了----自二舅走后,消息不通。大儿子已经牺牲,好不容易盼来老二的音讯,竟是.....外公只有两个儿子,两个儿子临终,外公都没能见一面。心中的悲痛自不必言。
在庆祝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日子里,我们不应忘记前赴后继为新中国的建立而艰苦奋斗,流血牺牲的先驱们!
附:郭沫若的挽联
振黄先生 民主前途欲明还暗 我兄高义虽死犹生
:沈钧儒的挽联
小已生命轻一掷 服务精神足千秋
柳亚子的挽诗
八载救亡皮骨尽,剧怜殉国作牺牲。哭君有泪无言说,怨雨凄风世晦冥。
夏衍的悼词
死亡又从我们阵营里夺去了一个心甘情愿为人民服务的青年朋友,我想起了钱亦石,想起了王河天,想起了一直和他一起默默地工作过来的许多朋友,人民会记住你们。他们走的路,他们遗留下来的岗位,是会有更多的人来继承的......他是一个平常的人,他从来不想把自己的位置安置在平常之上;他死了,他尽了一个平常人的责任。
重庆<新华日报>
<为沈振黄先生募集子女教育基金>......对于他的死,我们觉得说不出的悲哀和惋惜。因为他不仅仅是个画家,也是个热忱救国的青年。尤其在这危难的中国,他显现出的那种勇敢的精神和人类最伟大的博爱和同情是教人十分感动的。现在,他死了,他不能继续工作了......他生前没有积蓄......象振黄先生那样艰苦奋斗,热心救国的青年,一旦横遭惨死,他的遗孤,应该得到一点生活上的保障的。
张发奎柳亚子
沈钧儒 郭沫若 茅盾
范洗人 田汉 熊佛西
叶圣陶 董中瑾 蔡楚生
何家槐 沈静芷
孙起孟
宋云彬 傅彬然
秦柳方
左洪涛 孙服心 孙
源 叶浅予 黄祖耀 郁风
王亚平 黄洛峰
时宜新 沈 怡 裘光宇
杨承芳 冯贻德 黎澍
李逸民 沙千里 于友
金端苓 莫志恒 朱济忍
葛师良 夏 衍 吴大琨
赵晓恩 王允安
薛迪畅 黄宝询
金仲华 邵荃麟 唐锡光 王
坪 司徒慧敏
同启
1945年3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