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书阅读练习题
(2009-07-15 16:50:05)
标签:
对外汉语教育考研练习题 |
分类: 考研真题和习题 |
《古代汉语》通论配套练习题(北师大)
古书阅读练习第一套
1.阅读下面带古注的文章,并依注回答问题。
1.韩厥梦子舆谓己曰旦辟左右子舆韩厥父故中御而从齐侯居中代御者自非元帅御者皆在中将在左Ο帅所类反[疏]注居中至在左Ο正义曰韩厥为司马亦是军之诸将也以梦之故仍居中为御明其本不当中先非御者若御不在中又不须云代御以此知自非元帅其余军之诸将皆御者在中将在左邴夏曰射其御者君子也公曰谓之君子而射之非礼也齐侯不知戎礼Ο射食亦反下并注皆同[疏]注齐侯不知戎礼Ο正义曰僖二十二年传曰虽及胡耇获则取之明耻教战求杀敌也宣二年曰戎昭果毅以听之之谓礼杀敌为果致果为毅是戎事以杀敌为礼齐侯谓射君子为非礼者乃是齐侯不知戎礼也射其左越于车下越队也Ο队直类反射其右毙于车中綦毋张丧车从韩厥请寓乘綦毋张晋大夫寓寄也Ο綦毋音其下音无丧息浪反乘绳证反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以左右皆死不欲使立其处Ο处昌虑反[疏]皆肘之Ο正义曰说文云肘臂节也谓左右为凶处故以肘排退之韩厥俛定其右俛俯也右被射仆车中故俯安隐之Ο俛音勉仆音赴又蒲北反[疏]韩厥俛定其右Ο正义曰言此者为下丑父与公易位由厥之俯故不觉其易綦毋张盖助厥定右故并不见之逢丑父与公易位居公处
古代军车的座位应如何安排?韩厥本应在哪个位置?为什么换位置?
为什么说“齐侯不知戎礼”?
韩厥为什么不让綦毋张“从左右”,而让他“立于后”?
“肘”和本义是什么?在文中是什么词类?如何翻译?
“越,队也”是形训、义训、还是声训?
根据注释,“毙”的意思是什么?
逢丑父跟齐侯交换位置,韩厥与綦毋张为什么没有发现?
2.黭然而雷击之……韩诗外传六作聚是矣 (《强国》,见教材P527~528,此处略)
(1)“厌读为压”是什么意思?
(2)根据注释翻译“黭然而雷击之”。
(3)“而”和“如”在古代文献中常通用,请根据古注写出三个例证。
(4)“百姓劫则致畏”这句话宋本写作什么?
(5)“嬴则敖上执拘则最”俗本是怎样断句的?
(6)“执拘则最”郝懿行认为“最”应该写成什么?这句话在《韩诗外传》中是怎么写的?
3.参考古注翻译下面的文章,只译正文。
(1)故曰为高必因丘陵……自此所以责其君
(《离娄》,教材P526,此处略)
(2)齐侯使宾媚人赂以纪甗玉磬与地媚人国佐也甗玉甑皆灭纪所得不可则听客之所为宾媚人致赂晋人不可曰必以萧同叔子为质同叔萧君之字齐侯外祖父子女也难斥其母故远言之而使齐之封内尽东其亩使垄亩东西行对曰萧同叔子非他寡人之母也若以匹敌则亦晋君之母也吾子布大命于诸侯而曰必质其母以为信其若王合命何言违王命且是以不孝令也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诗大雅言孝心不乏者又能以孝道长赐其志类若以不孝令于诸侯其无乃非德类也乎不以孝德赐同类先王疆理天下物土之宜而布其利疆界也理正也是物土之宜播殖之物各从土宜故诗曰我疆我理南东其亩诗小雅或南或东从其土宜今吾子疆理诸侯而曰尽东其亩而已唯吾子戎车是利晋之伐齐循垄东行易无顾土宜其无乃非先王之命也乎反先王则不义何以为盟主其晋实有阙阙失四王之王也禹汤文武树德而济同欲焉树立也济成也五伯之霸也夏伯昆吾商伯大彭豕韦周伯齐桓晋文勤而抚之以役王命役事也今吾子求合诸侯以逞无疆之欲疆竟也诗曰布政优优百禄是求诗颂殷汤布政优和故百禄来聚逑聚也子实不优而弃百禄诸侯何害焉言不能为诸侯害
古书阅读练习第二套
古注术语解释:
A.某音某;某,某某切
B.言、谓
C.犹
D.读如、读若
E.读为
F、曰、为、谓之
G.讹、夺、主、倒
讨论:
A.古书注释共有哪几中类型?每一种类型发生在什么时代,主要特点是什么?
B.古书注释在语言文字方面都注释哪些内容或对象?
C.古书的特殊表达方式主要有哪几种?
3.思考:
A.《说文》、《广韵》、《尔雅》的体例、内容及其在语言学史上的地位;三书对古书阅读的作用。
4.标点并翻译下面的文章:
子思言苟变于卫侯曰其才可将五百乘公曰吾知其可将然变也尝为吏赋于民而食人二鸡子故弗用也子思曰夫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故杞梓连抱而有数尺之朽良工不弃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也公再拜曰谨受教矣卫侯言计非是而群臣和者如出一口子思曰以吾观卫所谓君不君臣不臣者也公丘懿子曰何乃若是子思曰人主自臧则众谋不进事是而臧之犹却众谋况和非以长恶乎夫不察事之是非而悦人赞己 莫甚焉不度理之所在而阿谀求容谄莫甚焉君 臣谄以居百姓之上民不与也若此不已国无类矣
(资治通鉴·卷一·周纪一)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钟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彻其环 至老不嫁以养父母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为至今不朝也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於陵子仲尚存乎是其为人也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何为至今不杀乎
(战国策·齐策)
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也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上曰卿能执法朕复何忧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泉涌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惨而退
(资治通鉴·卷一九二·唐纪八)
靖郭君将城薛客多以谏靖郭君谓谒者无为客通齐人有请者曰臣请三言而已矣益一言臣请烹靖郭君因见之客趋而进曰海大鱼因反走君曰客有于此客曰鄙臣不敢以死为戏君曰亡更言之对曰君不闻大鱼乎网不能止钩不能牵荡而失水则蝼蚁得意焉今夫齐亦君之水也君常有齐荫奚以薛为失齐虽隆薛之城到于天犹之无益也君曰善乃辍城薛(《战国策·齐策》)
屈原疾王聽之不聰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窮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窮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阅读下面带古注的文章,并依注回答问题。
古代军车的座位应如何安排?韩厥本应在哪个位置?为什么换位置?
为什么说“齐侯不知戎礼”?
韩厥为什么不让綦毋张“从左右”,而让他“立于后”?
“肘”和本义是什么?在文中是什么词类?如何翻译?
“越,队也”是形训、义训、还是声训?
根据注释,“毙”的意思是什么?
逢丑父跟齐侯交换位置,韩厥与綦毋张为什么没有发现?
2.黭然而雷击之……韩诗外传六作聚是矣
(1)“厌读为压”是什么意思?
(2)根据注释翻译“黭然而雷击之”。
(3)“而”和“如”在古代文献中常通用,请根据古注写出三个例证。
(4)“百姓劫则致畏”这句话宋本写作什么?
(5)“嬴则敖上执拘则最”俗本是怎样断句的?
(6)“执拘则最”郝懿行认为“最”应该写成什么?这句话在《韩诗外传》中是怎么写的?
3.参考古注翻译下面的文章,只译正文。
(1)故曰为高必因丘陵……自此所以责其君
(2)齐侯使宾媚人赂以纪甗玉磬与地媚人国佐也甗玉甑皆灭纪所得不可则听客之所为宾媚人致赂晋人不可曰必以萧同叔子为质同叔萧君之字齐侯外祖父子女也难斥其母故远言之而使齐之封内尽东其亩使垄亩东西行对曰萧同叔子非他寡人之母也若以匹敌则亦晋君之母也吾子布大命于诸侯而曰必质其母以为信其若王合命何言违王命且是以不孝令也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诗大雅言孝心不乏者又能以孝道长赐其志类若以不孝令于诸侯其无乃非德类也乎不以孝德赐同类先王疆理天下物土之宜而布其利疆界也理正也是物土之宜播殖之物各从土宜故诗曰我疆我理南东其亩诗小雅或南或东从其土宜今吾子疆理诸侯而曰尽东其亩而已唯吾子戎车是利晋之伐齐循垄东行易无顾土宜其无乃非先王之命也乎反先王则不义何以为盟主其晋实有阙阙失四王之王也禹汤文武树德而济同欲焉树立也济成也五伯之霸也夏伯昆吾商伯大彭豕韦周伯齐桓晋文勤而抚之以役王命役事也今吾子求合诸侯以逞无疆之欲疆竟也诗曰布政优优百禄是求诗颂殷汤布政优和故百禄来聚逑聚也子实不优而弃百禄诸侯何害焉言不能为诸侯害
古书阅读练习第二套
古注术语解释:
A.某音某;某,某某切
B.言、谓
C.犹
D.读如、读若
E.读为
F、曰、为、谓之
G.讹、夺、主、倒
讨论:
A.古书注释共有哪几中类型?每一种类型发生在什么时代,主要特点是什么?
B.古书注释在语言文字方面都注释哪些内容或对象?
C.古书的特殊表达方式主要有哪几种?
3.思考:
A.《说文》、《广韵》、《尔雅》的体例、内容及其在语言学史上的地位;三书对古书阅读的作用。
4.标点并翻译下面的文章:
(资治通鉴·卷一·周纪一)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钟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彻其环
(战国策·齐策)
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也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上曰卿能执法朕复何忧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泉涌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惨而退
靖郭君将城薛客多以谏靖郭君谓谒者无为客通齐人有请者曰臣请三言而已矣益一言臣请烹靖郭君因见之客趋而进曰海大鱼因反走君曰客有于此客曰鄙臣不敢以死为戏君曰亡更言之对曰君不闻大鱼乎网不能止钩不能牵荡而失水则蝼蚁得意焉今夫齐亦君之水也君常有齐荫奚以薛为失齐虽隆薛之城到于天犹之无益也君曰善乃辍城薛(《战国策·齐策》)
屈原疾王聽之不聰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窮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窮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前一篇:语法练习题
后一篇:北师文学院2008年复试笔试试题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