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今天和几位朋友一起去八大处,先到先生设计的会所小坐喝茶。之后一行人去二处灵光寺,一位台湾朋友第一次来这里,主要是陪他逛逛。
佳佳非要让我们去买香给她,要烧香。用了10元钱,请了最便宜的一包,里面起码有20支。
我们每人烧了一支,还剩下一大半,我想把这些香放在供台上让其他人可以使用,可两位看殿的居士让我拿到外面去烧了。我什么也没说,把香拿走了。转到大殿外面遇到一位出家师傅,我突然想看看他会怎么处理这个问题。
“师傅”,“我这还剩了这么多香,您看怎么办?”。“拿到那边去烧了”,“可我已经烧过了呀,再烧不是浪费么?”,师傅没再搭理我,转身走了。我不禁想笑,因为我完全验证了我的预想。
我在这里不评价他。明白人自有断论。
请香的小摊上的各式香烛很多,但是价钱对于一般的平民香客来说不算便宜,难怪有的人说现在烧香都烧不起了,而灵光寺内是垄断式经营,外面的香不能带进来。一把香至少20支以上,而三支一把和单支的都是很粗大的香,价格更加不菲。
有的人烧香都是一大把一起烧,一起来得人多的就大家把一捆香分着烧。香炉中浓烟滚滚。想必佛祖在天有灵也会呛出眼泪。
现在很多人都越来越在意空气质量,很多大单位的烟囱都被堵上鼻孔,大家为了有一个健康的生存环境而努力着。然而,对于朝拜烧香影响空气质量这个问题大家却忽略了,或者说是因为“信仰”而不去考虑乃至回避这个问题。现在很多香都放了大量的添加剂,比如有些所谓的“印度香”,大量化学香料充斥其中,有很多人反映闻了以后会头疼恶心,就算是用木材和草料制作的香,大量燃烧也是很影响空气质量的。
烧荒破坏环境、影响空气质量;伐木影响生态平衡;烟草损害身体健康……那大量地烧香呢?
再算算经济帐,一捆20支的香,10元钱。一个贫困的家庭可以吃几餐饭了,一个小学生可以买多少个本了,在农村可以买一件上衣了……而如果只是一个人来烧香,每次不烧一把而是一支,就算一个寺庙每个大殿挨个上,那也用不完,可又有几个人会继续使用这些香呢?
经常看见大家把香一把一把地扔进香炉。拜佛不能考虑价钱,大多数人这样想着。
中国人经过多少年的努力,终于在餐后学会了打包,香呢?打包的有几个?
慈悲为怀,这是真理,而慈悲的表现形式呢?难道仅仅是施舍钱财?
烧高香,什么香最高?这是个很有禅意的问题。心香最高,这是个大家都知道的标准答案。咱中国人都有这个传统习惯:送礼!不论给人,还是给佛。呵呵,仅仅一柱“心”香,怎可表怀。那就比,看谁的票子多,谁的香自然就“高”。
不知看到我把那半把香放在一个铁皮桌子上的人该怎么想,估计已经在用“三世因果”来诅咒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