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长春节假期应从梦想照进现实
文/龙敏飞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8日发布的2013-2014《旅游绿皮书》建议,为了应对旅游拥挤,应继续推动法定节假日放假安排的优化,包括增加2-6天法定假日,恢复“五一”黄金周,加长“春节”放假时间等。(1月8日中新社)
每一年的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过往生活的追忆,更蕴含着对未来生活的诸多期待。我国自古就是“百里而异习,千里而殊俗”,而唯一的共同点,是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百般期许。而春节,则作为一种信仰而存在,那是一种对家的依赖。每到这个特殊时间段,尽管春运大潮令人们怨声载道,但人们回家过年的热情从未减损。因为,春节不只是一个节日,也是一种仪式,更是一种传统文化。各地不同的庆祝方式,都是文化脉络的写照,亦是历史齿轮碾过的文化胎记。遗憾的是,春节假期的“短”,伴随着旅途的“累”,致使人们纷纷感叹:春节疲累不堪,年味渐行渐远。
在此背景下,延长春节假期的呼声从未间断,从网民到政协委员,从草根到专家,都曾建言献策,呵护年味,延长春节假期乃不二法门。不过,建议虽铺天盖地,但相关决策者依然视而不见,致使延长春节假期一直是纸上谈兵。甚至于,对延长春节假期的建议,公众也有些疲劳了,既然说了也白说,那还说什么呢?此次之所以再次跃入公众视野,源于这次是社科院的报告。社科院的报告,与个人建议相比,必然会少了几分感性,多了几分理性,但无论是感性的个人建议,还是理性的社科院报告,都指向了延长春节假期。由此可见,延长春节假期的确值得考虑,甚至应尽早落地生根。
尤记得去年,全国假日办就今年放假安排两次征求民意,去年11月27日更是发布了法定节假日的三套调休方案,因为总的假期就11天,再怎么调整也是众口难调,于是有论者便认为,放假安排没有最完美只有最民意。诚如斯言!而在这调查的过程中,有一个小插曲值得提及,那就是网友在呼吁第四套方案,或者说D方案,其中恢复五一长假、延长春节假期成为最热门的选项。如今,社科院的报告也与民意不谋而合,可见延长春节假期的确是不错的D方案,相关部门不应再选择无视了。
事实上,公众对春节假期延长的呼吁,也是因为我国的带薪假期太少。据全国假日办对全球62个国家和地区的法定节假日进行的一项比较发现,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法定节假日平均为11.7天,我国的11天属于中等水平,与法国、意大利等国家持平,甚至超过英美等发达国家;但我国工作满10年的职工带薪年休假为10天,远落后于这62个国家和地区每年19天的平均水平。当带薪休假很短,公民便无法灵活安排假期,那春节自然成为公众最后的希冀。不过可喜的是,去年2月出台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明确到2020年我国职工带薪休假制度要基本得到落实。
无论是为了顺应民意,还是为了呵护年味、保护传统节日,亦或是让公众有更高质量的假期,延长春节假期都不能再可望而不可即了,而应尽早从梦想照进现实。此外,对带薪假期的落实与延长,也应同步进行,让公众有更多的选择路径,不至于是人在“堵”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