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限娱令:治了扎堆的标难治同质的本

(2013-10-21 00:25:12)
标签:

杂谈

限娱令:治了扎堆的标难治同质的本

    /龙敏飞

近日有消息称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又向各大卫视下文,规定每家卫视每季度选择一档歌唱类选拔节目安排在黄金时段播出;重要节假日期间每日不超过3台;每天至少播出30分钟的国产动画或少儿节目及国产纪录片等。这个文件被媒体称为“加强版限娱令”。 有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电视台内部人士表示,各台面临的紧急问题恐怕是每日7个半小时不能播出电视剧和综艺节目的状况,因为要填补这个空当并非易事。(1020日《南方都市报》)

“加强版限娱令”被曝光,内容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禁止娱乐、对选秀类节目进行严控;另一方面则是扶持国产片,要求各台每天至少播出30分钟的国产动画或少儿节目及国产纪录片等。这样的限娱令,其实只是想当然;这样的扶持国产片,也只能满足国产片的繁荣臆想。因为公众有遥控板,完全可“自主选择”,而即便无节目可看,也完全可以开启“不看电视模式”,毕竟还有网络可以选择。

不可否认,当前网络选秀节目的确扎堆,一个电视台分春夏秋冬四季有四个的选秀节目也不足为奇,多也就罢了,且高度同质化,很难见到创新的意味,不是你抄袭我就是我模仿你,再不然就是“内地抄港台,港台抄日本,日本抄欧美”。这样的电视市场局面,的确有些难堪。那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加强版限娱令”出台,有其现实的土壤。只是,即便这“限娱令”出台了,其效果依然难以被人看好,因为这能“治了扎堆的标”,却很难治同质的本。

而且,一旦“限娱令”开展下去,更是让扎堆的节目减少了,公众的选择更少了,那即便是完全同质化的节目,可能收视率也不会低,反而会营造一种“虚假繁荣”的景象。这样的结局,只会麻痹电视行当从业者的神经,让他们对创新缺乏必要的热情。相反,如果同质节目扎堆,公众选择甚多,且没有“加强版限娱令”,那收视率必然会大打折扣。此时,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下,电视行业的从业者,必然会绞尽脑汁、想方设法地去创新,以便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既然电视行当也是一个市场,那么理应充分发挥自由调节的作用,而权力的约束之手,还是应越少越好,守住必要的市场底线、道德准则即可。

须知,没有自由的土壤,文化产业便会一直落后。这些年,我们的各种限制、各种条条框框,同时又是各种鼓励、各种扶持,依然没有让我们的文化产业繁荣昌盛,在世界上享有盛誉,何也?只因没有足够的自由,从业者的创新意识便无法被最大限度地被调动与激发出来。当电视节目约束甚多,创新便无法施展;当调控之手对扎堆节目进行约束,便会营造“虚假繁荣”。这些,都是节目创新的阻碍。现实如此,节目同质化严重、从业者不思进取,便也有其必然发生的逻辑了。

事实上,让电视市场自由调节、减少“限娱令”,天踏不下来。曾有业内人士谈限娱令时表示:“它的真正目的并不是阻止电视台娱乐,而是想以整顿的名义刺激新的娱乐内容出来。”事实上,刺激新的娱乐内容的方向没错,但用整顿的名义去调节却“开错了方”,让市场自由调节、让观众自由选择、让扎堆的节目自生自灭,比整顿更能激发创新意识,因为没有市场就没有电视业这个行当,那从业者岂能不致力于创新?因而,对“加强版限娱令”须有“加强版限权令”,电视行业才能充分发挥市场作用,那时,必是一番繁荣景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