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典治“有偿家教”难以标本兼治

(2011-01-17 16:58:23)
标签:

杂谈

重典治“有偿家教”难以标本兼治

/龙敏飞

近日,余庆县140多间学校的2800多名教职工公开承诺,不从事“有偿家教”活动。凡顶风进行“有偿家教”者,除责令立即停止相应活动,如数退还所收钱物外,还将取消其当年评优、晋级资格,在全县中小学进行通报批评。(115日《贵州都市报》)

“有偿家教”的话题一直争论不休,支持者反对者各执一词,至于是否要取消“有偿家教”,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然而,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给孩子减负是当前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因为孩子需要一个快乐的童年,也需要有美好的憧憬,不能在很小的时候,就打消了他们这样的积极心。因而,给孩子减负,这个话题是不言而喻,如今的问题是,重典治“有偿家教”,真的就能给孩子减负么?答案是否定的。

当前情况下,一考定终生的机制没变,那么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也就不会变,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是每一个父母的期盼。如果,第一段路都输掉了,那对孩子的未来而言,显然是极大的损失。因而,当前情况下,即便有法令禁止“有偿家教”,对孩子减负这个真正的命题而言,其实积极意义并不大。

可以设想的是,法令禁止“有偿家教”了,但一些老师,为了学校的面子,为了自己的成绩,采取“无偿家教”的方式也并非不可能。因为,高考升学率可是一面不错的锦旗,这对一名老师的未来前途也好,对自己当前的工资职称也罢,都是不可多得的财富。另一方面,即便老师不“有偿家教”了,父母们还是会去寻找替代品的,譬如找大学生家教、社会家教等。当前情况下,各种培训机构层出不穷,而家教组织也是琳琅满目,不允 许老师这样做了,只会催生更多专业的“家教”来,因为高考机制不变,给孩子减负的命题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

事实上,对于禁止有偿家教,其实还有不少的未竟之问。首先是老师有没有有偿家教,谁来监督?老师是家长请来的,为了自己孩子的未来,那家长肯定不会自己给自己挖坑,要老师道德自律,那显然也是一个无法完成的任务。此外,当前的问责很严厉,如果坚决执行到位,那震慑作用绝对很强。只是,在一个执行力很差的氛围内,这样的“禁令”会不会又是一出“纸上谈兵”?这值得怀疑,因为这绝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各地都有类似案例,而成效却给不了我们这样的信心!

因此,可以肯定的是,重典治“有偿家教”虽然看上去很美,但实际功效,可能还会大打折扣。一方面,不允许老师“有偿家教”了,那在需求量不变的情况下,会不会有老师就顶风作案,不为评职称,就为了成为专职的“有偿家教”老师?可以窥见的是,这样做虽然失去了一些既得利益,但是获得的额外收益,却很可能并不比当前的这些利益少,甚至可以说,利益的空间会更大?如此情况下,真能起到禁止“有偿家教”的作用么?这显然给不了我们信心。因而,重典治“有偿家教”难以标本兼,最为行之有效的办法其实只有一个,从源头上做起,改变当前“一考定终生”的机制。这样,才能真正给孩子减负,也才能给他们带来一个快乐的童年。


  文章发于1月17日《黔中早报》:http://www.qbnews.cn/bbs/viewthread.php?tid=171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