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独生子女姓氏大战  恩爱夫妻被逼离婚边缘

(2010-11-10 22:17:31)
标签:

姓氏

女方

家姓

婚姻

农村文化

杂谈

分类: 心理疏导

独生子女姓氏大战 <wbr> <wbr>恩爱夫妻被逼离婚边缘
图片来自网络

【夫妻倾诉】

妻子:我和他是自由恋爱,08年结婚,孩子有一岁多。孩子出生前我们一直生活得很幸福,我们出现问题是在有了孩子之后。

他是独儿子,在政府部门工作。我有一个妹妹已在我前面出嫁,我在事业单位上班。我们虽然在外面工作,但都在农村长大。在农村,没有儿子的家庭一般都是采取招姑爷的方式来解决养老和姓氏传承问题。招来的姑爷继承女方家财产,承担抚养女方老人的义务,生下的子女要随女方姓。前些年女婿入赘后要随女方改姓,近几年才时兴不改姓的。由于我家没有儿子,我是大女儿,我自然成了父母招婿上门的对象。

从谈恋爱开始,我就把愿意到我家上门的男生当成谈男朋友的首选条件。由于现在愿意上门的男生不多,我一直拖到了28岁才认识了他。刚开始认识他时,我没有和他谈父母要求我招婿的事,他是独儿子,我怕他不能接受,所以直到结婚前我才和他说了我父母要他来入赘的意思。想不到他爽快地答应了,还说不论我们结婚采取什么方式,赡养老人都是应尽的义务。至于今后子女姓什么不重要,姓氏只是一个代号,一家人幸福才是最重要的。由于孩子姓氏没有争议,我们很快就结婚了,婚后一直生活得很幸福。想不到孩子出生以后,他整个人完全变了,整天闷闷不乐的,我再三追问,他才提出孩子以后要跟他姓。我和他理论,他什么也不说,一口咬定不跟他姓他以后没脸做人。我问他是否考虑过我的感受,他说考虑过,但没有办法,谁让我们只能有一个孩子,要是能有俩个孩子一人一姓就不存在矛盾了。我俩一直争论不定,孩子的姓名也一直没有确定,整天打冷战,感情受到了影响。我原本不想告诉父母,但考虑到总有一天要面对,我还是把我们的事告诉了父母。父亲虽然只淡淡的说了一句孩子跟谁姓由我们自己决定,但从父亲的眼里我读到了父亲的失望和无奈。我父亲一辈子好强,没有儿子是他一生的遗憾。我知道父亲是不愿为难我才那样说的。其实我读书未毕业父亲就告诫过我,今后不论找什么对象孩子一定要随我家姓,否则他的姓就失传了。面对父亲的失落和老公的痛苦,我非常难受,两边都是我的亲人,谁痛苦我都难受。好几次我都动了去劝父亲让儿子随老公姓的念头,但每次回家看到父亲的眼神我总开不了口。我们是在农村,那样做父亲一定很难受,我真是太自私了,我不能为了自己的幸福毁了父亲的希望,我陷入了左右为难之中。

他看到我痛苦他也很难受,去年他说我们离婚吧,离了婚谁带孩子孩子归谁姓,这样矛盾就解决了。天啊,难道维系婚姻竟然没有孩子的姓氏重要,我都快支撑不住了。你说我们要咋办啊?

丈夫:她前面说的都是真的,她结婚前没有骗我,确实和我说过结婚后孩子跟她家姓的事,我是同意过的,我们的婚事也是按照农村招女婿那一套来的。不是我封建保守,我真的认为孩子跟谁姓不重要。现在改变主意,我也有我的苦衷。结婚前我认为孩子归谁姓是我的事,和父母无关。想不到结婚有了孩子以后,我妈要求我孩子一定要随我姓,否则我就是丢了祖宗的脸,她就不活了。我多次做母亲的工作,但始终没有效果,有一次母亲为这事还喝了农药,差点没救过来。我是我妈一手带大的,我父亲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我不能伤73岁老母亲的心,只能坚持孩子要归我姓。我知道这样做很不好,很不男人,伤了妻子和我岳父母的心,但我实在是没有办法啊。我甚至和我妈谈到了给孩子取一个复姓的想法,把我的姓放在她家姓的后面,但我妈不同意,她也不同意。我真是没辙了,你说孩子就只有一个,双方都要坚持,两家老人都这样逼,我们不离婚还能有什么办法吗?我爱她,不忍心看她受这份折磨,我也受不了这番折腾,她难过我也跟着难过,我们情绪相互感染,冷战不断,所以我才想到了离婚。也许离婚才能解决我们的问题。

 

【李老师观点】

“恋爱是两个人的事,婚姻是两个家族的事”,这个观点用在这对夫妻身上再合适不过了。如果他们婚前知道这个道理,或许他们不会选择对方恋爱,也不会因为恋爱而走入婚姻。

从双方的倾诉中可以看出,丈夫和妻子都是善良的,都受过高等教育,在孩子的姓氏问题上都有一致的认识,都认为孩子的姓只是一个代号,跟谁姓都不重要。按理说有这样的认识问题是好解决的,但事实恰好相反。双方老人的参与使夫妻原本认为很简单的孩子姓氏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因为善良,他们宁可伤害自己和配偶也不忍心伤害父母,因为恩爱,他们宁可离婚也不忍心看着对方难受。善良和恩爱本是一种维系婚姻的好品质,在这里却成了婚姻的杀手,把这对夫妻逼到了离婚的边缘。

我不会去评价他们的父母,也不想找他们的父母交谈,更不会试图去改变他们。因为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选定的文化框架之内,超越文化就是自找痛苦,我不想让我的介入使老人再次受到伤害。老人一辈子生活的农村,农村文化已经成为了他们灵魂的一部分。我在农村长大,熟知农村婚恋文化内涵。在少数农民潜意识里,生不出儿子是没面子的,生了儿子又被女方招婿上门是没本事的,如果没有儿子的家庭姑娘招婿入赘后孩子却随了男方的姓,这在族人眼里简直是不可饶恕的。他们之所以把儿子和姓氏看得如此重要,骨子里的逻辑是——没有儿子是丢了血脉,丢了姓就是忘了祖宗。

通过疏导,夫妻二人都认识到了离婚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都表示以后不再提离婚的事。在孩子的姓氏问题上,我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给他们提了个不得已的建议;

鉴于男方母亲年岁已高并以死要挟男方给男方带来的压力较大,建议孩子先随父姓,等老人过世后再改随母姓(告诫对男方母亲一定要保密)。虽然这样反复折腾对孩子的成长又失公平,但我相信孩子长大了是能理解父母难处的。

这对夫妻最后采纳了我的建议,获得了双方老人的认可,孩子终于有了自己的姓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